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摘自2015《政府工作报告》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是个人爱好问题,更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转型升级,有对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不断提升的诉求,这也是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材料二: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一些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您稍微多吃点猪肝、豆制品,天气好,就多出去呼吸点新鲜空气。”中药学大学生志愿者,一句一句把这个季节的养生注意告诉老人。
理工大学物理系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带小朋友踩在杯子和木板上,体验“力的压强”;和小朋友一起畅想未来的机器人生活。
……还有很多高校自愿者都在积极地学以致用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如何做到学以致用,顺利实现就业。
(3)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更好地发挥建设书香社会的作用提两条建议并简单说明其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党和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努力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
请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材料二:2014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11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平均每年提升1.01个百分点。城镇化进程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把握。除了总体发展速度要适度外,各地区的城镇化进度应与各自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相适应。在农村地区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应避免出现重速度、轻质量的局面。
请你结合材料和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国城镇化的“科学发展”?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萌芽认识到视之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过程。新中国成立初,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遇刭严峻的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
(2)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和人民网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4”活动中,“法”字荣膺中国年度汉字,反映出全社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关注。
材料二:汉字发展总是在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这两种力量共同作用下,去寻求简繁适度的造型。汉字的构形往往具有可解释性,即有理据。从理据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复杂,理据保留程度就越高。“法”字古代写作“灋”。“灋”从“廌” (zhi),“廌”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赋予了“法”正直而无偏颇的价值;“灋”从“水”,表示法律、法度追求公平如水;“灋”中包含“去”,“去”即是“弃”、“逐”的意思,延伸出惩罚、惩恶扬善的意义。

汉字历经千古演变,其形体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向简。从书写的角度看,汉字的形体越简单,记忆、书写速度就越快。为此“瀵”字后来被人们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法”字字形,“鹰”字被简省掉,但其中表明平之若水、惩恶扬善的“水”、“去”,至今仍是“法”字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处理好汉字形体简化与理据保留关系的意义。
(2)为深入开展法治教育,某中学准备开设法治知识校本课程。请你就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写一篇论证报告。
要求:①观点紧扣主题,叙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②从辩证唯物论和政治生活角度,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300字左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千年古城扬州,贯穿城区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只有文昌路一条,随着城市发展,原有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出行的需要。2014年9月19日,历时三年建设的扬州瘦西湖隧道正式通车,这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缓解城市交通瓶颈的制约,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瘦西湖隧道穿越国家5A级风景名胜瘦西湖,景区内唐城、宋城等历史文物众多,搞大开挖行不通,工程设计者依据扬州古城池演变的历史和考古规律,采取“单管双层”的盾构方法,把掘井打到-10米以下,从而兼顾了节约成本、集约资源、保护文物三方诉求。
隧道所在地层为硬质黏土层,针对此类地质的施工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无成功经验可借鉴。为此,施工方成立科研团队攻关,通过对盾构机冲刷系统、泥水分离系统的改造,终于解决全黏土层盾构泥水处理这一世界级技术难题。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瘦西湖隧道建设工程所蕴含的唯物论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进入新常态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约束性目标。但现阶段在思想认识、工作进度、政策机制、基础能力等方面,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2014年3月21日,国务院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了两年节能减排降碳的具体目标和三十项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方案对落实的重视。《行动方案》必将推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构建促进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务院审议通过《行动方案》的依据。
材料二;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探索,从而推动了我党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

毛泽东领导时期
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植树造林对各方面都有利”等生态文明思想。
邓小平领导时期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走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化发展道路,强调以科学技术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江泽民领导时期
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功利性认识。
胡锦涛领导时期
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标志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习近平领导时期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深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民生本质,升华了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党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中国经济运行发展呈现新常态。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闪耀新亮点,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种种信号和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新的阶段,出现了趋势性、不可逆的新常态。我们要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才能站上新的历史方位、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根据辩证唯物论的有关方法论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应怎样对待经济新常态。
材料二:2014年12月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体现的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极端天气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常态挑战。2015年入春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遭遇持续强对流天气影响,给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严重影响。6月1日,东方之星客轮航行途中突遇龙卷风瞬间翻沉,造成442名乘客遇难的重大灾难。主流观点认为,极端天气日渐频繁仅以自然界气候多变无法解释,很明显,人类活动所致的气候变化正在发挥作用。频繁的极端天气呼唤人类协同行动。选择更科学、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与发展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人类应如何面对极端天气的挑战。
材料二: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过去的运输茶叶、丝绸和瓷器,到今天的电脑、机械等无所不包;从过去的骡马运输到今天铁路运榆;从过去的道路艰辛漫长,到今天的方便快捷。
(2)怎样看待这些变化,请你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
材料三:某生物学教授将研究课题开发成一款用氨基酸组装蛋白的游戏,向全球的游戏玩家开放,一个困扰了研究者15年之久的蛋白结构,仅仅10天后就被破解;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在百科全书式网站参与贡献内容、修订词条,共同创造和分享海量的知识;百万名网友参与“让爱回家”行动,筹得230个红包和50多张回乡机票,帮助近300个家庭羊年春节团圆……
(3)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的观点是正确的话。请你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来说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而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实行了壁垒及限制,加上自身的原因。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一些企业精心规划,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提供的的信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有一片公共牧场,无偿地向所有牧羊人开放。每个牧羊人都想获得最大利益,于是尽可能地增加放养数量。当牧场容量达到极限后,公共牧场上的悲剧发生了:草场迅速退化,牧民纷纷破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公地悲剧”。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公地悲剧”主要成因。
材料二:“公地悲剧”不是仅仅发生在草原上,在很多公共生活领域都会上演。
(2)想一想:在公共领域内还有哪些类似“悲剧”?举例说明。
(3)如果用一个成语形容“公地悲剧”成因,你会选择什么成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新常态带来经济运行新特征、新规律、新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我们要历史、辩证地看待这些阶段性特征和趋势性变化,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发展,因势利导。我们要用好新机遇,培育新增长点,在新常态下一心一意谋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就要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新常态下的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主动适应新常态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