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给我们的启迪。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尚书·洪范》一书中指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恩格斯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恩格斯所说的“物质”与其他两种观点的“物质”有何不同?
(2)请谈谈你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履新不到一月之际辗转深圳、珠海、佛山、广州等地,考察改革新区、参观特色企业、走访百姓人家、邀基层人士座谈,屡屡向外界发出“中国的改革开放将不会停顿和止步”的强烈信号。习近平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尊重实践、尊重创造,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谈谈如何更好地推进改革?
(2)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当前的改革应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2015年南京将建成8条地铁新线,总里程突破300公里。鉴于南京地铁运营亏损状况,南京市物价局决定对地铁票价进行调整,并组织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做出按里程定价的三套备选方案(见表1)。2013年10月17日,市物价局召开地铁线网票价听证会,来自消费者、专家学者和各单位部门人员共21名代表参加听证会,多数代表选择方案一。根据听证会的建议、意见,市物价局在听证会方案一基础上,细化地铁线网价格,加大了对12公里以上中长线路优惠,并发行月卡、双月卡、季卡,降低市民交通出行成本。2014年7月1日起,南京地铁开始实行里程计费的新票制。

方案一
起步价2元10公里,10-22公里每1元6公里,22-38公里每1元8公里,38公里以上每1元10公里。
方案二
起步价2元9公里,9-23公里每1元7公里,23-41公里每1元9公里,41公里以上每1元11公里。
方案三
起步价2元8公里,8-24公里每1元8公里,24-44公里每1元10公里,44公里以上每1元12公里。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南京市物价局召开地铁票价听证会的依据。
(2)在地铁票价调整过程中,南京市物价局从哪些实际出发,做出了最终决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4年6月18日至24日,是我国第25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携手节能低碳,共建碧水蓝天”。广东省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4年6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片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雾霾天气未能根本得到遏制,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政府生态保护责任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因此,防治雾霾天气,政府、企业、个人都要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1)图片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哪些唯物论启示?
(2)结合图片与材料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3)结合图片和材料并从《经济生活》角度指出企业、个人应如何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博鳌论坛……这些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年”、搭建“汉语桥”等文化交流活动,更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如今,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品中国茶、吃中国菜、学中华武术,到中国各地观光旅游,中华文化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认知和接受。
有专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终是要走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国,而每个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与中国的关系积淀也不一样,如果中国文化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用一种方式、一种内容、一种渠道,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从唯物论角度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有专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全面启动环保投入临界点。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于2013 年10 月7 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1)某班结合上述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有同学认为,如果我国实现生态拐点,势必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请运用科学发展与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的知识谈谈你对此看法。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7 分)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提出关于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的论述的重要意义。(9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1)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生态文明是文明发展的新形态,以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为目的。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此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安徽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美好安徽的重大决策,要求: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安徽,实现安徽永续发展。
(1)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知识谈谈建设“美丽安徽”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要求。
材料二 进入2014年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雾和霾双预警,其中江苏西部、浙江北部、安徽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导致这样的极端天气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单纯地追求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安徽省相关部门启动《安徽省空气重污染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对于未来如何减少雾霾对生活的影响,专家建议,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全民参与的绿色出行。
(2)请从辩证唯物论角度谈谈材料二体现的哲学道理。
(3)依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建设“美丽安徽”中应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南非等非洲三国,4月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设“非洲:古老大陆的新崛起”分论坛,八闽学子对非洲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画”说中国与非洲:近些年来,中国既保持对非洲的传统援助,又与非洲开展了经贸、技术合作,帮助非洲充分释放发展潜能,“授之以渔”(图15),同时,中国也得到了非洲的支持。“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

(1)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给世界人民传递了哪些信息?
(2)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有同学认为:“古老非洲大陆的新崛起需要中国‘授之以渔”。请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角度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话”说福建与非洲:福建农林大学发明的菌草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培育食用蘑菇、灵芝,可以治理水土流失等,该技术已被推广到非洲大陆。2 0 1 3年3月,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的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揭牌,并发挥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等专业优势,两校加强在汉语教学、学术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草拟了两个探究方向:A发展福建农业;B建设福建生态文明。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个探究方向,并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就所选的探究方向谈谈认识。
(4)假如你是名前往非洲的志愿者,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淡淡如何促进中非的文化交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发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把握思维的奥妙”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时间当中,城市空间扩大了二三倍,城镇化率达到了52.6%。但空间城市化并没有相应产生人口城市化。中国有2.6亿农民工,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6%的城镇化率。党的十八大根据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状,提出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材料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注意保留原始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当前,过于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动城镇化建设,而不尊重市场规律,盲目扩张工业园区,“被城市化”、“造城运动”时有出现。从乡村变为乡镇,小桥流水不见了;从瓦房变成了楼房,邻居不见了。这样的城镇化抹杀了记忆,割裂了传统。
(1)结合材料一,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城镇化建设要注意保留原始村貌的道理。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权力的行使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   2013年9月16日,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峰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场商业和文化融合的盛宴,本次峰会聚焦政府政策沟通、产业投资优化和繁荣中华文化三大重要方向。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增强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是面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提出来的,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能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要更好的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不断创新。
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国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材料二 这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还很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一般来说,只有当某一产业占GDP比重超过5%时,这一产业才称得上是支柱产业,但2011年文化产业只占2.75。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议程之一就是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出必须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史观有关原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L县气候宜人,农业基础雄厚,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号召中,全县干部群众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部分干部观念陈旧,在“现代化即工业化”思想的引导下,盲目引进工业项目,结果远离原材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导致耗费巨资引进的项目因成本过高倒闭、破产;县政府常以行政手段干预经济,无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策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望而却步。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本质”的有关知识,评析L县的发展思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