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高中政治

材料一:网络用语往往采用谐音改编久已形成的熟语或者成语,容易在传播过程中造成混淆,极不利于青少年儿童学习、使用母语和了解本土文化。为了宣扬正确的语言观念,维持汉语的纯洁性,2014年11月2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类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应严格按照规范写法和标准含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字、词、短语、成语等,不得随意更换文字、变动结构或曲解内涵,不得在成语中随意插入网络语言或外国语言文字,不得使用或介绍根据网络语言、仿照成语形式生造的词语,如“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对广电总局的上述规定,许多人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作为时代的产物,网络流行语具有能更快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表达情意更为直接和幽默等积极作用,限制它不利于语言的创新与发展。
材料二:网络语言是伴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语言形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图片)和文字等多种组合。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给力、山寨、宅女、月光族、PM2.5……这些原本被视作“玩笑话”的网络流行语,如今不仅融入寻常对话间,更“登堂入室”,进入汉语词典。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被中华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无法离开中华民族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谐音、比喻、仿拟、飞白、拟人、拆词、拆字”等修辞手法在网络流行语中的高频率使用,洋溢着汉字丰富的表现力、旺盛的生命力。可以预言,丰富的社会生活不断产生新的表达需求,相应也不断有新的语言形式以供利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表示:“语言形成是大浪淘沙的过程,干净、合适、生命力强的词才能经过时间考验留下来。”因此,要想语言保持活力,就得自信收纳,让自然规则去选择。
材料三: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给信息交流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使谣言“插上了翅膀”。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手机短信、即时通讯工具和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谣言也呈激增之势。部分网民通过对这些网络谣言的参与、传播,宣泄着自身的负面情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网络谣言不仅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特定范围传播,其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呈几何级数增长,危害巨大,后果十分严重,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惕。
(1)你赞成广电总局的上述规定吗?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网络语言得以发展的哲学启示。
(3)结合材料三,针对网络谣言呈激增之势对网民提两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飞天梦想、千年夙愿。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在续写: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环, 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和“神八”则要首度验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材料二: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⑴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
⑵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人说:美丽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空气清鲜,但在最近几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材料中体现了规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当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航运工程的抗御并利用河流的阶段;三是随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河流为自己服务,但也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的阶段。四是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等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要和谐发展的阶段。
材料二:2010年4月5日,首届湄公河委员会峰会发表《湄公河委员会华欣宣言》,承诺要致力于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正和环境良好的湄公河流域”。作为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的亲密近邻和合作伙伴,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次区域合作,及时提供湄公河上游水文信息以协助下游国家的抗旱工作,此举获得各方赞赏。
(1)结合人类治水的历程,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为确保世博会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上海市制定了世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方案,提出多种应对措施。针对一些高污染、技术工艺落后的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效控制了中心城区的机动车尾气污染;实行扬尘污染防治规范化管理;针对有些苗木商推销古树的现象,专家称决不会把古树移植到园区,世博会的绿化环境决不会以破环别处的生态资源为代价。通过这些措施,上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明显改善,实现了自然、人、城市的和谐交融。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回答上海市政府制定的方案和措施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到2015年南京将建成8条地铁新线,总里程突破300公里。鉴于南京地铁运营亏损状况,南京市物价局决定对地铁票价进行调整,并组织专家学者和市民代表做出按里程定价的三套备选方案(见表1)。2013年10月17日,市物价局召开地铁线网票价听证会,来自消费者、专家学者和各单位部门人员共21名代表参加听证会,多数代表选择方案一。根据听证会的建议、意见,市物价局在听证会方案一基础上,细化地铁线网价格,加大了对12公里以上中长线路优惠,并发行月卡、双月卡、季卡,降低市民交通出行成本。2014年7月1日起,南京地铁开始实行里程计费的新票制。

方案一
起步价2元10公里,10-22公里每1元6公里,22-38公里每1元8公里,38公里以上每1元10公里。
方案二
起步价2元9公里,9-23公里每1元7公里,23-41公里每1元9公里,41公里以上每1元11公里。
方案三
起步价2元8公里,8-24公里每1元8公里,24-44公里每1元10公里,44公里以上每1元12公里。


(1)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南京市物价局召开地铁票价听证会的依据。
(2)在地铁票价调整过程中,南京市物价局从哪些实际出发,做出了最终决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飞天梦想、千年夙愿。经过几代航天科研人员努力和奋斗,中国航天的传奇还在续写: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中第二步的重要一环, 9月29日升空的天宫一号和“神八”则要首度验证中国人自己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由于中国航天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掌握探索太空前沿技术,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稳步发展前进,基本上没有走弯路。
材料二:2011年4月12日,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0周年纪念日。我国家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如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分)2011年以来, 某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加快改革和创新步伐,努力克服和解决经济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经济运行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总体上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图片和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有关专家指出,近年来,雾霾天气未能根本得到遏制,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政府生态保护责任与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缺失。因此,防治雾霾天气,政府、企业、个人都要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1)图片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哪些唯物论启示?
(2)结合图片与材料并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保护生态环境是政府应尽的职责。
(3)结合图片和材料并从《经济生活》角度指出企业、个人应如何积极行动、有所作为?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文化正在越来越多地“走出去”。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海南博鳌论坛……这些在中国举办的国际盛会充分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世界各地创建孔子学院、举办“文化年”、搭建“汉语桥”等文化交流活动,更使中华文化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碰撞中绽放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如今,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世界各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了解中华文化,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品中国茶、吃中国菜、学中华武术,到中国各地观光旅游,中华文化正在被世界各国人民认知和接受。
有专家指出,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终是要走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国,而每个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与中国的关系积淀也不一样,如果中国文化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用一种方式、一种内容、一种渠道,最终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从唯物论角度为中华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金秋十月,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会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 (12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林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幸良在撰文说,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是我国生态安全的最大威胁问题。一些地区经过长期的水土治理后,实现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材料一:长期以来,人们盲目砍伐林木、过度放牧,使我国许多地区林草植被减少、
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国家对保护森林、植被、防风治沙、退耕还林还草等制定和颁布
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因此有人认为人能够改造规律。
(1)请运用“规律”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一对“人能够改造规律”这一观点予以评析。
材料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视沙漠为害,是资源的“荒地”。 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对治理沙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许多有益经验,认为“沙漠是资源”并提出了“沙产业理论”,指出创建“利用阳光,通过生物,延伸链条,依靠科技,对接市场”的沙产业,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一次重大突破。在“沙产业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不少企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广袤无垠的沙漠,利用沙漠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使被动的治沙转变成主动的沙漠生态构建。实践证明:科学开发利用沙漠,沙漠是可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2)上述材料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中的哪些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科学家们从北极熊的厄运联想到人类的命运,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情绪、精神状态也很重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时常鼓励自己 . ”写出相应的哲学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雨天气常常产生强烈的放电现象,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此,人们总结出应急要点: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雨水本是正常天气现象,可怕的是城市开发建设的“急功近利”和“盲目扩张”阻挡了雨水的去路,使城市内涝在中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很多城市建设规划中“重地表,轻地下”、“重面子,轻里子”的弊病在暴雨中暴露无遗。高楼林立、光鲜亮丽的城市地上建设无疑让“繁荣”和“政绩”一览无余,而排水管网等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隐蔽工程却很难让有关部门用心。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怎样尽到自己的责任。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城市建设中按规律办事的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截至4月26日,地震已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受灾人口152万,受灾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全力投身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与雅安人民心连心,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大爱。
运用唯物论相关原理辨析:“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说明“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意识的内容和本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