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10周年之际,李克强表示,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流,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相互借鉴而逐渐趋同
③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④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近年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及行政官方微博相继亮相,旅行路线、民族风情、出行攻略、地方美食……这些过去在网站论坛上经常讨论的话题,如今在微博上聊得热火朝天。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④现代传媒的出现必然取代传统传媒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下列关于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文化传承关系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教育方式的变革将改变其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具体方式
②教育方式的变革只会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
③教育方式的变革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④教育方式的变革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A.③④ | B.①③ | C.①④ | D.①② |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名单中,我国的古琴艺术名列其中。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活史”。上述材料体现了( )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B.传统文化在今天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C.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不会因时而变 |
D.传统文化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
费孝通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是指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美人之美”是指( )
A.要夸奖其他民族的文化 |
B.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
C.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
D.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 |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而遍布世界五大洲的孔子学院,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这说明( )
①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④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以及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对待不同文明,我们需要有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
B.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D.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
在越来越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在北京、广州等城市,青年志愿者的无私、热情和微笑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青年志愿者活动( )
①是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必将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③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④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①③ |
慕课(MOOC)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被誉为“印剧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慕课的出现及发展表明
①现代信息技术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③④
2015年9月22日至28日,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了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孔子曾周游列国,如果他生活在我们的时代,并随习近平主席去美国白宫拜访,请想象一下,老夫子可能阐述的合理观点是
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中华民族爱好和平,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
③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
④各国文化在交流、借鉴、包容中走向趋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由孟京辉执导的话剧《活着》于2014年赴德国柏林德意志剧院和德国汉堡塔利亚剧院演出并取得巨大成功。《活着》有着很强的故事性,说的都是人心里的东西。《活着》能让生活在不同国家、经历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民族性和文化的德国观众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这是因为
A.文化是民族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
B.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
C.文化的交流传播可以增强文化的认同 |
D.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一张“一只死去的北极熊”照片在网上被广泛关注。在北极圈挪威Svalbard群岛发现一只瘦成“毛毯”的北极熊尸体,从它的卧姿可以看出,它是饿到无力行走后倒下的。照片颇具震撼力,看后能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使命感,点击量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仅百度就有相关搜索结果约347 000个。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 )
A.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
B.人们的环保意识主要靠网络来唤醒 |
C.网络传媒的推广使旧传媒作用日渐消失 |
D.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全面小康。文化遗产日活动旨在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我国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
①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③它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④它对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爆竹声声等。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圣诞节:家家装饰着圣诞树,唱着欢快的圣诞歌等。这表明( )
A.不同的文化形式,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
B.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 |
C.不同的文化遗产,文化特色各异 |
D.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