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与日本、美国的经济,甚至韩国、台湾这些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处于一种互补关系。假定生产1单位运输设备,日本需用800个工时,中国需用1 000个工时;生产1单位服装,日本需用900个工时,中国需用700个工时。尽管日本生产力水平高于中国,但仍然可以多生产运输设备换回中国的服装,节约自己生产服装的劳动。假定不计算关税等其他费用,日本通过出口1单位的运输设备所换回的中国的服装,如果由日本自己生产,将多耗费个工时
A.180 | B.280 | C.300 | D.100 |
下列说法中,属于斯密的观点的是( )。
①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②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③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④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无为而治”是我国古老的政治智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浙江某市领导班子常用“无为而治”来概括他们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20世纪80年代,该市采取“放任自流”的方式,创造宽松环境,推动了民营经济的繁荣。该市这一思路的经济学依据是
A.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
B.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 |
C.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 |
D.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得越少越好 |
1846年英国废除了“谷物法”并全面放弃保护关税政策,是的结果
A.英国取得海上霸权成为日不落帝国 |
B.李嘉图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贸易 |
C.维护英国贵族地主阶级利益 |
D.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和贵族地主阶级的斗争 |
在下列对重商主义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①产生于15世纪,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②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③随着条件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④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下列不属于“古典自由主义”观点的一项是
A.人具有利己的本性,在竞争中追求的是自我利益的最大化 |
B.个人行为的基本动机是追求生存与发展,所以人们才不遗余力地追求财富 |
C.个人经济理性以自我目的为核心,这从个人人生哲学来说是合理的,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未必合理 |
D.个人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能使市场资源配置自然地达到最佳,每个人的经济行为都会最大限度地符合经济理性的要求 |
亚当·斯密按国家职能把支出费用分为哪几类 ( )
①保卫本国不受侵犯 ②保护社会成员财产和人身安全 ③维护市场秩序,促进贸易 ④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社会公共事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李嘉图主张不应限制对外贸易的发展, 应废除“谷物法”,是因为 ( )
A.通过对外贸易,出口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
B.通过对外贸易,从国外进口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可以降低工资,提高利润率 |
C.发展对外贸易对任何国家都带来好处 |
D.参与国际分工,从国外进口所有商品,可以减轻本国的生产压力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 )
A.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 | B.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
C.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 D.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
C.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 | D.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材料中的观点与斯密的观点的相似之处在于( )。
A.认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 |
B.认为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
C.认为市场能及时、灵敏地传递供求信息,引导资本的投向 |
D.认为分工的发展受交换范围(市场大小)的限制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