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让我们参与其中。
【中国梦·民族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请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与“人生出彩”的关系。
【中国梦·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向复兴的中国会带给世界什么?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上述观点注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12年快速发展,中国GDP位居世界第二。随着中国在世界上迅速崛起, “中国威胁论”等国际舆论此起彼伏,中国同美国等大国磨擦不断。与此同时,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据此,有人认为:“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
材料二 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存在南海领土争端。2012年9月,日本宣布把中国的“钓鱼岛”国有化,妄图把钓鱼岛据为已有。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用《当代国际社会》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利益关系。
(2)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有关知识对“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的观点进行评析。
(3)中国坚持“把中国人民利益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是如何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均以崭新的姿态拥抱海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珠三角海洋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其中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2.90%,而环渤海地区的这一比重已达到37.96%,位居国内首位。环渤海经济区的相对优势在于:初步形成了国资、民资、外资共同参与的海洋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促进了海洋产业尤其是海洋第三产业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区域内船舶、油气、建筑、化工、生物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产业积聚效应,装备制造业优势尤为明显;占全国四分之一的科技人员使该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突出。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中国特色海洋强国的内涵应该包括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生态海洋、管控海洋、和谐海洋等五个方面。中国将围绕这些内容,坚持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优化海洋开发利用格局,保持海洋生态健康,与亚太人民一起探讨蓝色经济发展模式,合作推进发展,让美丽的海洋造福人类。
(1)根据材料一,运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形成海洋经济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加快珠三角海洋经济的发展。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和“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提出合理建议。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显示入世以来我国进出口情况。
材料二 2002年至2012年,我国共遭遇外国贸易救济调查案件842起,涉案金额736亿美元。对此,专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我国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出口总量猛增,持续的贸易顺差造成了国际总体贸易格局的不平衡,那些遭受到中国产品冲击的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二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导致整体发展不平衡,同时企业内部本身就存在的许多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1)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分析其蕴含的重要经济意义。并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指出近几年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较多的原因。(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有效应对国际社会针对我国的贸易救济调查。(12分)
日前,国内首创的竖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正式发行。该版地图全面直观地展现中国全图,南海海域和岛屿与大陆为同一比例尺,南海诸岛不再作为插图形式表示。该竖版地图的发行有利于
①更好地维护我国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②切实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③我国更好地行使对领土、领海的管辖权
④彰显我国独立自主的基本准则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4年10月10日,以“中国与欧洲相遇”为主题的中欧论坛汉堡峰会在德国汉堡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11日李克强总理在中欧论坛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有开放的信念、合作的信念,就能跨越山川海洋的重重阻隔,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宽广道路。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经济体,“最大”与“最大”交融、一切都有可能。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贸易增长了230多倍;中欧应共同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希望欧方对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供更加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希望双方应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鼓励文化产业和产品服务领域的合作。
材料二:李克强总理在《树立互利共赢的新标杆》的演讲中指出,欧洲关注中国,中国也关注欧洲。近40年的中欧关系,双方的政治互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共同利益的纽带使双边关系充满吸引力和扩展力,欧洲作为十分重要的战略一极,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特殊的贡献;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也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与安全。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希望各国携手共进,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加强中欧合作,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关系》的知识说明,中欧双方为什么能达到“政治”上的高度互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一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
材料一 中国政府严正声明,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丝毫改变不了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丝毫改变不了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土主权。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评析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
(2)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材料二 日本政府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发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等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3)请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
南海和平与稳定符合南海周边各国的利益。我国明确表示,在有关南海的领土划界、油气开发、渔业需求等问题中,领土划界是我国在南海的核心利益。这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捍卫的最高利益是
A.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 B.我国的发展和繁荣 |
C.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 D.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
2012年4月10日,菲律宾军舰和巡逻艇以所谓“执法”为名在黄岩岛海域袭扰中国渔船渔民,制造了黄岩岛事件。尔后菲律宾政府不断发表措辞强硬的言论,煽动民众反华,加剧了南海问题上的紧张局势。美、日、印也趁机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中菲南海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态,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我们敦促菲方从中菲友好和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与中方共同努力,切实落实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不要制造新的事端,为两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请运用《政治生活》谈谈如何认识美日印插手南海问题这一行径。(4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处理南海问题的做法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将重现辉煌。
材料一: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工艺精良,享誉海内外。进入20世纪,注重内心情感表达的现代陶艺迅速发展,而景德镇陶艺仍然采取注重工艺而轻视思想和艺术表达的传统模式。当时,世界现代陶艺界对景德镇陶艺的主流评价是“作品技艺精湛,富有民族特色,但落后于时代”。改革开放以后,景德镇陶艺到底怎么发展引起了各界关注。有人主张,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艺术的全球化,因此,中国陶艺必须向西方取经,采取世界主流陶艺的表达方式。有人认为,中国陶艺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我们必须立足传统陶艺进行创新。
材料二:“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着政治、经济等多种风险,如一些国家在安全和发展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矛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回报周期长。
(1)有人认为,发展现代陶艺应该深入挖掘中国传统陶艺,学习外来陶艺不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运用文化自信的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分析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如何坚持联系的观点。
(3)面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有的国家表示怀疑,有的对中国持戒备心理,认为中国搞霸权主义。请拟定两条宣传纲要,以打消这些国家怀疑、戒备心理。要求主题鲜明、琅琅上口,每条限14个字以内。
“改革红利”和“国家利益”关乎国计民生,为人民群众所广泛关注。某校高二学生在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过程中,围绕这两项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聚焦“改革红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两会答中外记者问时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此需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1)结合第一组观点,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如何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第二组:热议“国家利益”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更加灵活主动地维护着国家利益——
人文情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20日对当前乌克兰局势表示高度关切,呼吁各方保持冷静克制,在乌克兰的华侨华人大约2万人,中国驻乌大使馆已经提醒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前往事态激化地区;公安部严厉打击3·01昆明火车站暴恐犯罪分子。
坚定立场:“人民币汇率是一国的主权,完善汇率机制是中国自主的选择。”“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中方派遣渔政执法船是依据中方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的渔业管理活动。”
和谐理念:“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是追求幸福的梦,是奉献世界的梦。
(2)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
中美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美关系影响着全世界的发展。
材料一:近年来,亚太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明显加快,美国在该区域的贸易份额持续减少,有可能被排除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之外。因此,美国调动一切行政、经济和外交资源全面主导涉及经济体占据全球GDP一半和40%的贸易份额的TPP谈判,打破亚太原有的区域经济整合节奏。美国意图通过对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介入,进一步稀释中、日等大国的区域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试图通过设立新型的区域贸易协议,使美国企业快捷、便利、无障碍地进入亚太地区,扩大出口、增加国内就业,拉动经济持续、平稳增长,进而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材料二:中关关系是当前世界主要的大国关系之一。回顾中关关系的发展历史,可谓一波三折。自1979年中关建交以来,两国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造福了两国人民,这是两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着两国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心血,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呵护。但近年来,由于美国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在中国的钓鱼岛和南海问题上都可以看到背后美国的身影;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事实表明,中美两个大国,“和则共荣,斗则俱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1)请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我国的应对之策。
(2)“和则共荣,斗则俱伤”,请结合材料二,为中美两国建立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提出可行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友,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材料二: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全球经济的温和复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亚洲经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全球经济增长引擎,其中又以中国的发展最为突出。为保持在亚洲的领导地位,美国利用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心态开始实施重返亚太战略,如: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宣布向澳大利亚正式派驻美军,不断施压叙利亚。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可能会导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一个震荡期。
(1)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对外政策的相关知识,反驳“中国威胁论”。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对美国重返亚太战略进行点评。
材料一、2013年2月28日,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做客新华网,以“坚持睦邻友好,维护国家利益”为题与网友在线交流。在“中巴”关系上,罗照辉认为,巴基斯坦是我国的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两国是名副其实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两国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入发展,在经贸、交通、能源、金融等各领域结出硕果。无论中巴政局有如何变化,中巴发展友好合作的大方向都不会改变。
材料二、2011年9月,一部1.3万字的《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在北京发布。其中再一次强调:“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维护中国利益。展望未来,中国也一定会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请回答:(1)有人认为中巴是"铁杆朋友",中巴之间只有合作,不存在冲突。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评析此观点。
怎样理解在国际社会中,中国要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应对气候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不断推动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但由于与会各国的分歧,2009年12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达成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中国政府本着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态度, 自主确定了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同时,中国积极开展与各方在气候变化方面的对话与合作。
材料二:气候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重点话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汽车质量、低碳、新能源、自主品牌等“热词”,在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中不断闪现。代表、委员们关于气候问题的献言建策,将影响我国环保事业的走向。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别评析中国和联合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为什么能影响汽车产业的走向?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