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研究发现,徽州所保存的历史文书,有60%—70%是契约文书,这说明当地传统非常重视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商品买卖讲的是诚信,诚信依靠契约、规则维持,这是徽州成为商业名镇的基础。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材料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986年,全国普法工作开始,每五年一个周期。2015年是“六五”普法活动的最后一个年头,十八届四中全会结束后,全国各地更是掀起了普法宣传活动的热潮。
材料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1)结合材料一,从企业和劳动者的角度,分析说明当前树立契约意识和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二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3)为扩大普法阵地和影响力,请你结合材料三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并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指出其理论依据。
(4)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说明材料四中立法要求的合理性。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材料一:当前,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改善城镇基础设施,推动乡村发展,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广东某市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征地、大拆迁、造大城,走的是一条外延扩张式发展道路。这种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供需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在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后,该市决定将“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实施名镇名村建设示范行动,走符合发展规律、具有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该市应如何走广东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建设“美丽广东”。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2)结合材料二,说明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上述原则的政治生活依据。
材料三:法治历程与改革实践密切相关。以下是改革开放以来“依法治国”路线图: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 |
1997年 |
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2年 |
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
2007年 |
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
2014年 |
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定为会议主题。 |
(3)材料三中这一“路线图”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法治信仰蓬勃发展。这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等。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材料阐述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应该如何践行宪法实施的要求。
2015年2月28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刘云山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
材料一:让理想信念明灯永在心中闪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持续深入开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闪亮。
材料二: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紧密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营造全社会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领导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都要为全社会做好表率、起好示范作用。
材料三:精神文明建设要反对形式主义。只有站在时代前沿,引领风气之先,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发挥更大威力。我们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创新内容和载体,改进方式和方法,使精神文明建设始终充满生机活力。抓精神文明建设要办实事、讲实效,紧紧围绕促进人民福祉来进行,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让理想信念明灯永在心中闪亮”?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的文化意义。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中国共产党加强党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正确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依宪治国在此次中央全会得到了充分强调,“坚持依宪治国,这个调子没有变,但是越来越强调了,把它正式写进党的决议里面,这还是第一次。”
材料二: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这一理论主张和治国纲领在当下已取得基本社会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取得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然而这部被视为“记录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长期革命斗争而取得的胜利成果”的宪法很快就被束之高阁。1982年,“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被写入宪法序言,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两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由此可以说,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是执政党对建国之后前30年治国经验与教训的深刻总结使然。
(1)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依据。
(2)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蕴含的哲学道理。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某校兴趣小组就“法治”这一话题,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点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违反法律不讲诚信、制假售价、夸大功效、坑蒙拐骗、恶性竞争。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标志着法治建设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现质的转变。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所说:“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依法治国总目标折射出党治国理政理念和方式的转型升级,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发展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汲取中华法律精华,借鉴国外有效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材料三: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1)有同学根据材料一得出结论:“克服市场竞争乱象关键在于政府发挥作用。”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并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说明《决定》所提出要求的正确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哲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阐述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应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l0万亿美元大关,但增速降为7.4%,是1990年以来最低,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材料一 :我国经济“新常态”存在以下阶段性特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形势看,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材料二: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认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应如何面对经济“新常态”。
(2)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任选其一),针对“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问题应如何履职?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GDP增速、能源消耗强度降幅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览表
注1: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
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
③从世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注2: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突出创新驱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材料二: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材料一(含注)表明了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新常态?结合材料一,说明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解决新常态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必须依靠法治保驾护航。结合材料二,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依法治国。
2014年12月4日,13亿中国人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让法治信仰蓬勃发展。这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早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等。
(1)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根据材料阐述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上述材料应该如何践行宪法实施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和良好的政治氛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4年12月9日至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告别了高歌猛进,进入“新常态”。
材料二: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法治经济是按照经济规律运作的经济,它是有法可依,有制度可循的;法治经济的另一面是信誉经济,要减少交易的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交易双方必须诚实守信。所以,这种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
材料三:当下反腐败斗争是怎样一种态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形容,腐败和反腐败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反腐败斗争怎么打?对此,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2015“两会”会场回答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党心民心,永远在路上……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既然永远在路上,既然关乎党心民心,反腐败斗争一定是常抓不懈,其最终目标,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立真正不敢贪不能贪不想贪的制度氛围,有腐必反、有“虎”必打,有问题就查,查实了就抓,无论什么时间点,不管级别有多高,谁也别想逃掉。
(1)材料一显示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应如何协同贯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述本质要求。
(3)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解读中纪委王岐山强调的反腐倡廉“关乎党心民心,永远在路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制胜法宝,要深化国企国资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我国国有企业(非金融业)的家底。
年份 |
营业收入(万亿元) |
净利润 (万亿元) |
上缴税金 (万亿元) |
资产总额 (万亿元) |
所有者权益(净资产)(万亿元) |
2003 |
10.73 |
0.32 |
0.84 |
19.7 |
8.3 |
2011 |
36.79 |
1.69 |
2.99 |
85.37 |
29.17 |
2013 |
47.1 |
1.9 |
3.8 |
104.1 |
37 |
注:目前国有企业大多仍分布在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比较低,一些行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董事会的考核和外部董事的选拔、任用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国家监管机构、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
材料二:某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指出:积极推进以外部董事占多数的董事会建设,强化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功能,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与总经理分设。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委派或推荐监事会主席和外派监事,与企业内部监事组成监事会。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收入、企业效益、发展目标联动,行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关系。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支持跨国经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
材料三:意见的制定过程中省委和省政府召开了40多场座谈会,征求人大、政协、企业团体、专家学者等600余人的意见,逐步取得了共识。省国资委按照“弱化、深化和强化”的要求,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企业党组织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开展了“我是党员我奉献”“创一流业绩、为党旗增辉”等主题活动。省人大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国企改革与发展的法规,同时,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进一步丰富监督形式,发挥监督职能,全力促进国企改革与发展。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意见中的措施对国企改革的积极意义。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党、政府、政协、人大和公民在国企改革应如何发挥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3年,针对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小微企业对政策期待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如图:
材料二: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经沧桑、步履维艰。2008的最大问题是融资难,2009年则遭遇全球金融危机,2010年面临用工荒,2011年至今更是升级成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对经济形势颇为敏感的中小企业“伤不起”。经济专家建议,中小企业“疗伤”要强化政府的责任。
材料三:2014年两会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仍然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不少政协委员就如何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等重大课题提出了提案。政协委员关于中小型企业的建言献策将影响我国基本经济政策的制定和企业发展的方向。
(1)结合材料一,说明2013年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3)结合材料三,说明材料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知识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土地权益是农民最大的对产权。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要发挥资产评佑、信息发布、价格发现、交易中介的基本功能,现阶段交易的农村产权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林地经营权为主,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承包权,法律没有限制的品种均可以入市流转交易;各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监管部门要强化监督管理,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等。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农民土地经营权入市流转交易的经济意义并说明政府应如何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一轮农村土地改革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羊年春节最热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据统计,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有6.83亿人参与了支付宝红包游戏,支付宝红包收发总量超过2.4亿个,总金额40亿元。有1.54亿人次参与抢QQ春节红包,1541万微博网友分享了明星与商家送出的1.01亿个微博红包。“抢红包”从消遣的“伴奏”,演变为春节假期的“主题歌”。有人抢得不亦乐乎,也有人抢得心理疲劳。对电子红包人们有着不同的观点。
请阅读上述材料,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释企业积极参与红包大战的原因。
(2)运用辩证否定观对观点一和观点二进行综合评价。
(3)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你为解决电子红包的伴生问题提出建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