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用以补充公共物品而提供的一种无偿支出,是政府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体现的是非市场性的分配关系。下列各项属于转移支付的有( )
①政府为失业者提供的失业救助 ②政府向公民收取的证件工本费
③农民获得的粮食直接补贴 ④农民依法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的增加的是:
A.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 |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关于的政府投资力度 |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
材料一:1978-2008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与居民消费率变化
注:1978-2008年世界年均投资率为22.1%,且呈下降趋势;1978-2008年世界年均消费率为77.6%,且呈上升趋势。2008-201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进一步上升,居民消费率进一步下降。
材料二:党的十八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1)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联系我国当前实际,并结合材料二为如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提出政策建议。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 年达到75 . 6 %。这些支出(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的表现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再创新高,比上年增长11.4%,亿万农民将获得更多实惠。这说明( )
①财政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财政在优化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③通过财政支出可以扩大社会总供给
④“三农”支出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2014年财政部进一步加大成品油价格改革财政补贴资金的预拨力度,及时足额安排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确保农民种粮收益不因油价调整而降低。这说明
①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②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③国家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④加大财政补贴是增加农民种粮收益的关键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2015年4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引江济淮工程项目建议书。引江济淮工程,被称为安徽的"南水北调"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环境等功能,工程估算静态总投资616亿元。这一工程将( )
①通过加大政府投资,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②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③改善水资源分布,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④改善南北水运条件,降低产品运输成本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
全国信息消费量 |
信息消费占GDP的比重 |
同比增长率 |
2012年 |
1.7万亿元 |
3.3% |
29% |
2015年 |
3.2万亿元 |
4.5% |
超过30% |
注:人均信息消费量我国为192美元,美国为3400美元。
材料二:为了保障社会主义文化类信息建设活动顺利开展,文化部、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实施文化消费补贴制度,培育文化消费需求,扩大文化消费规模;继续扩大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加大对文化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材料三:有专家提出,促进信息消费应以市场为导向,打破行业进入壁垒,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政府应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市场监管,规范产业发展秩序,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1)分析说明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财政在促进信息消费中所发挥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运用市场配置资源与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信息消费。
2015年4月2日,根据财政部有关消息,南宁、济南在内的1 6个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巨额补贴10多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注: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中央财政巨额补贴海绵城市建设这一举措
①体现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更加注重民生
②反映财政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③体现国家财政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反映了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定调的财政政策如图所示,这种财政政策可以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逐步进入常态,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推动科技创新,成为一道彰显政府智慧的考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设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成立科技服务中心,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取消和下放科技类行政审批项目,简化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向社会力量购买科技服务,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要适应新常态,这就是我国经济必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增强信心,积极应对新常态,创造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政府应如何提高服务水平。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财政是如何支持科技创新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指标对比表
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互联网+”的模式可以拓展复制到更广阔的非经济领域,“互联网+政治”“互联网+文化”也在相应领域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给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公民通过社交网络为交管部门提供道路拥堵信息;民间环保组织依据政府公开的环境数据绘制“污染地图”,帮助政府监管污染企业;市政府通过门户网站向市民征集建议;域管部门请商户和市民通过网络平台为执法人员的工作打分……公民与政府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领域中形成合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 “互联网+”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
同一经济现象或措施,产生的效果是复杂的。下列选项具有“双刃剑”作用的是
①合理的收入差距 ②优化经济结构 ③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