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无论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扭转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形经济结构过程中,还是在九十年代扩大利用外资渠道、推动企业制度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软着陆”和遏制通货紧缩趋势过程中,金融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材料二:在政府、企业和居民这三个主体当中,国民收入直接掌握在政府即财政手里的不到20%,剩下的80%左右掌握在企业和居民家庭手中。而企业和居民家庭的收入是存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实现周转的。
(1)金融资本和财政资金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何异同?
(2)结合材料一谈谈金融的作用。
1960年~1991年增长率与储蓄率比较
国家 |
储蓄率 |
增长率 |
韩国 |
24% |
7% |
新加坡 |
31% |
6.8% |
美国 |
21% |
1.9% |
印度 |
14% |
1.6% |
孟加拉国 |
5% |
1.4% |
卢旺达 |
4% |
1.1% |
请问:
(1)上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如何理解这一现象?
中国人民银行与其他银行的关系是( )
①政企关系 ②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关系 ③管理与被管理 ④监督与被监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列关于利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利率的高低会影响存、贷款利息的多少 |
B.利率的高低可由商业银行自行调节 |
C.利率的高低会影响到储户的收益 |
D.利率是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手段 |
李某有5000元一年期定期存款,因急用,欲提前支取。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没有到期,不能支取 |
B.可以支取,但没有利息 |
C.可以支取,本息照付 |
D.可以支取,但利息按活期计算 |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方式的多样化,银行推出了多种消费贷款。如果你要到银行申请一笔住房贷款,可以到以下银行去办理( )
A.中国人民银行 | B.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D.中国建设银行 |
公民购买商业保险是( )
A.一种直接获得收益的投资行为 |
B.为了解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
C.一种取得货币收入的投资方式 |
D.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行为 |
公民的存款储蓄可起到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的作用。关键在于( )
A.调节货币流通中的现金流通量 |
B.调节货币的供求矛盾 |
C.促使货币的发行和回笼 |
D.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
对公民个人储蓄存款的行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投资行为 |
B.是可由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不消费行为 |
C.是一种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的行为 |
D.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 |
下面不符合我国现金管理制度规定的是( )
A.各企、事业单位不得持有现金 |
B.交易双方交易超过一定限额,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 |
C.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到银行开立账户,超过限额的现金必须存入银行 |
D.中央银行是我国的现金管理中心 |
2001年12月16日,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标承销中国进出口银行第7期、1年期金融债券。上述承销商( )
A.都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
B.都是以银行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 |
C.都是为国家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提供专项贷款的政策性银行 |
D.都是股份制商业银行 |
某国有大型企业职工王某每月须交纳工资总额1%的失业保险金,同时又在市平安保险公司购买了人身保险,这两种保险( )
A.都具有社会稳定器的作用,都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 |
B.前者是社会保险,后者是商业保险 |
C.前者的覆盖面只能在公有制的范畴内,后者可以在全社会中进行 |
D.二者都是社会保险 |
中间业务是当今世界商业银行竞争的主要领域。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之外,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收取服务费的各种业务。下列属于中间业务的是( )
A.吸收存款 | B.发放贷款 |
C.转账结算 | D.发行人民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