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 单选题
高中政治

“哈根达实验”是一个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典实验,说的是消费者在面对一大一小两杯冰淇淋的选择时,哪怕那个10盎司的杯里装有8盎司冰淇淋,而那个5盎司的杯里装着不过6盎司的冰淇淋,就因为消费者看到的是一个没装满,而另一个漫了出来,他的选择就会倾向于“小杯”的,甚至还往往会为“这杯少的”付出高价。据此回答1—2题。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

A.感性认识具有欺骗性,是假象 B.感性认识不是对事物的反映
C.理性认识不依赖于感觉 D.正确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可靠

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

A.在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 B.用认识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
C.把握事物的真象,不被假象所蒙蔽 D.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来源:大理州民族中学09—10学年期末考试试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耶鲁大学的校训是“真理和光明”这体现了耶鲁大学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但事实上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是因为( )

A.真理与谬误结伴而行 B.真理和谬误相互融合
C.真理以谬误为基础 D.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应宽松的货币政策。回答24—26题。
24.自1998年至今,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情况,我国的倾向政策经历了从“稳健”到“从紧”再到“适应宽松”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
25.2010年,我国将继续实行适应宽松的货币政策,其最有可能产生的效果是   (   )
A.刺激存款储蓄   B.减少居民收入   C.股票价格下降   D.消费规模扩大




 

26.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③→①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12~14题。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因此,国务院通过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这体现了
①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这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

A.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无条件的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C.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国务院要求:《规划》实施要以母亲大河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率先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打造环渤海地区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高地,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体现了
①要认识生态发展规律,创造新的经济规律    
②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③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漫画“如此负重”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尊重规律,做到一切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把学业搞好
C.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学习也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万事万物的总和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0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推动作用
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③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梅雪争春不肯降,诗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下列说法与这首诗所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D.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涉及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这说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一词之变表明
①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对物质具有推动作用 ②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④实践总要随着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舟曲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最终确定的恢复重建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这体现了

A.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联系具有整体性与多样性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5,-9,-13……的数列中,若问第100项是多少,通常的做法是先求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5-4(n-1),再算出第100项为-401。这种思维过程与下列哲理一致的是(      )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②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③要立足整体,统筹兼顾          
④要善于把握事物的联系,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的春联增添了新春的喜庆。春联要求上下联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音调和谐;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从哲学上看,春联的编写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B.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C.对立中的和谐统一 D.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人认为计算机是有意识的,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否认了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C.意识是对人脑的依赖 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单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