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上述材料所蕴含的哲理。
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涵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生意。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闭幕。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立足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促使中国法治建设不断发展。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到今年“依法治国”首次作为党的中央全会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步伐稳健有力。
“法治中国”36年
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987 十三大 |
提出“法制建设必须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的思想。 |
1997 十五大 |
正式提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2002 十六大 |
提出“要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大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
2012 十八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注意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 |
2014 十八届四中全会 |
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提出了关于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结合材料,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说明党建设“法治中国”的历程体现了哪些方法论道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众多新词里特别闪亮的一个。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美丽中国”的愿景下,文化建设更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以高水 平的“美丽”文化产品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化,
不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把文化的传承 与保护寄予每个自觉的个体,真正带来文化的多元和丰富生态,让中华文化的魅力淀放“美丽中国”。
(1)结合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材料一: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有关部门推出了针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保护与开发的相关项目,如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设“中华字库工程”,该工程将收集现有文献资料中的汉字形体和少数民族文字形体,建立字际联系。为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在全社会要推广和使用普通话。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一央视科教频道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相关知识分析,我们如何通过把保护民族语言和推广普通话有机结合来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
材料一:突如其来的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再次昭示,拒绝“污染经济”刻不容缓。截至2013年7月6日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的江段镉溶度超标5.6倍严重威胁沿江群众饮用水安全。在7月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贺州市相关负责人称,已基本找到污染源。位于贺州市江马尾河江段沿岸的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人走厂停”,但流出来的污水中重金属仍然超标。当地政府正在逐家排查这些企业,以锁定“元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
材料二: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我国治国安邦的大事。人类治水历程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人们对水的自然状态无力改变而不得不听命河流的阶段;二是人们有能力一定程度地控制洪水的威胁,也有条件兴建灌溉和航运工程并利用河流的阶段;三是随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改造河流为自己服务,但也对河流健康造成巨大伤害的阶段;四是当主要依靠工程技术等措施治水出现困境时,人们重新认识到人类与河流要和谐发展的阶段。
(1)联系材料一,分析当地政府在应对污染问题上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中人类治水的历程,说明我们应如何按客观规律办事。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3年经济工作,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关系原理分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哲学依据。
根据党中央部署,从2013 年下半年开始,将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中冲锋陷阵、忘我奉献,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肯定和拥护,这是主流。同时,我们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我们要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
(2)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应如何处理好主流和支流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严治党有其自身规律,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又使影响党建的因素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着眼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作出八个方面的重大部署,体现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对这次活动经验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结合材料,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谈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APEC蓝”是最近的一个网络热词,用以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尽管APEC会议结束,但人们围绕“APEC蓝究竟能不能成为北京蓝、中国蓝”的话题仍不断发酵,不少同学也参与其中。
话题一:“APEC蓝”出现,是“人努力,天也帮忙”的结果。“APEC蓝”虽是短暂的,但让人看到了治理环境的希望。只要政府肯下决心,拿出严厉的治霾手段,还是可以重现蓝天白云的。
话题二:治霾治污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社会机构、市民都有责任和义务。这种责任不单是头脑中的想法。口头上的空谈,而是要切实地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行动中,从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关注环保,支持环保。
2014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草案强调源头治理、全民参与、强化污染排放总量和浓度控制,这是治理雾霾的三个关键。
请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两话题,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如何实现“APEC蓝”。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载人航天飞行实践中,我国航天人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这是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是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之一,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探索的好家风、好家训展示活动,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医生、村官等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创作富有乡土气息、讴歌农村时代变迁的优秀文艺作品,提供了大量健康有益、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促进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也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国家不断拓展重大文化惠民项目服务“三农”.加强互联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2015年1月15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首次提到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融合发展。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据此有人认为:“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识,有利于搞好物质文明建设。”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物质和意识的有关知识说明理由。(12分)
材料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文化?
材料二: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老猎手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毛病在哪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3)问题(2)得出的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情境一:同学们通过新闻了解到:2014年,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注定要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这一年里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从“防过热、防通胀”转向“保增长、控物价”,再进一步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特别是11月份以后,扩大内需的政策不断出台,从财政货币政策转向到4万亿元投资安排,从解决企业困难到部署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从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到调整部分产品关税,从增值税转型改革到燃油税费改革,速度之快、力度之大、密度之高,历史罕见。
情境二:2008年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各国的企业,我国的企业也深受影响。江苏某企业围绕“如何生存、如何生存得更好"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找出了一些对策。该企业负责人说:“我们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一个产品的质量不是表现在产品的主要部件上,而是表现在那个产品不起眼的部件上,表现在它的售后服务上。如果细节问题处理好了,那整个产品的质量就会上一个新台阶。”
请回答:
(1)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2)结合材料,用联系的观点简要解释这段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
(3)用认识论有关知识分析一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调整的原因。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但是强大富裕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一定能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1)结合材料一,分析政府工作报告体现的唯物论道理。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哲学依据。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