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新型思维方法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刚过去的2014年,国内外大事频发,有几件大事备受关注。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的“决定”,将进一步指导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工作。
材料二: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今年3月在几内亚等国家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定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抗击埃博拉成为世界性联合行动。
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制手段;随着研究的深入,现在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主要防止疫情蔓延的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目前尚无有效抗病毒疫苗和治疗药物,防止疫情暴发也无有效办法,人类对该病毒的认识防控还是一个相当长期艰巨的任务。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美国在非洲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两位医生在回国接受试验疫苗后,已出院与家人团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会在不远将来最终取得成功。
(1)请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国内外经济形势,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会议指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会议强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材料二:关于2015年的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对于经济风险,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
(1)阐释材料一蕴含的唯物论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会议要求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雾霾问题成为困扰人类发展的严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11月,继史上最严重雾霾袭击东北后,全国许多城市都成“雾都”,就连风光秀丽的海南岛也笼上“灰纱”。“雾霾满面”已拉响“警报”。
材料二:中国政府在2013年5月14日发表的《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人权保障。201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建设美丽中国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2)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如何推进建设美丽中国?
(3)面对雾霾,人们能否正确的认识它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辨析: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对少数民族流动,不能采取关门主义,要积极探索管理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新时期应如何做好民族工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提出“文化兴国”,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全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会要求,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根据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0月23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此次全会提出的法治中国建设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综合工程,并且包括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内的全过程。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一观点的辩证唯物主义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法曾被公众寄予厚望。《食品安全法》自2008年公布草案,经历多次再审。因中间经历了三鹿奶粉事件,直到2009年2月28日,跨越两届常委会、经历了四次审议的食品安全法,才以一个“相对完美”的状态高票通过。近年来,各地又不断曝出镉大米、毒生姜等新的食品安全事件,网购食品成为潮流、婴幼儿食品质量问题频发。“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和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去年10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对该法的关切程度亦非常之高,社会各界共提出5600多条修改意见,有效文字总计84万字。
材料二:相关法律演变

时 间
内          容
1965年
国务院批转试行《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
198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发
1995年
食品卫生法实施,注重产品卫生检查和管理,有关安全制度的规定不足。
2006年
修订食品卫生法列入年度立法计划。后将修订食品卫生法改为制订食品安全法。
2008年
食品安全法(草案)公布,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后因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又进行了多方面修改。
2009年
食品安全法高票通过,食品卫生法废止,由重在外部监管转向全程监督。
2013年
修订食品安全法列入立法项目,公开征意见。2013年3月,国务院启动新一轮机构改革,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做出重大调整,组建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对食品安全监管,由过去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分段管理,改为统一管理。

(1)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唯物论道理?
(2)材料二是如何体现实践和认识关系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突如其来的贺江水体污染事件再次昭示,拒绝“污染经济”刻不容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13年7月6日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的江段镉浓度超标5.6倍.严重威胁沿江群众饮用水安全。在7月7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贺州市相关负责人称,已基本找到污染源。位于贺州市贺江马尾河江段沿岸的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人走厂停”,但流出来的污水中重金属仍然超标。当地政府正在逐家排查这些企业,以锁定“元凶”。在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关系方面,我们只有用制度管人,按法治办事,才能规范大家的行为。
材料二:有的地方政府仅仅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行动中;有的地方政府认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什么难事,有发达地区的现成经验,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岂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吗?
(1)联系材料一,分析政府在应对污染问题上应怎样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评析有的地方政府的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6月24日,面对欧美国家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的倾销和补贴调查制裁,有关专家建议,我国企业一定要审时度势,除积极应诉,利用世贸组织的多边争端解决机制外,还可以通过海外设厂转移电池生产的方式打开贸易壁垒,还可以开拓海外市场和国内市场来转移过剩产能。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中国光伏企业如何保护自身的正当利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广州港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也是今天现代化海运的国际大港。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两条主线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历史上,中国航海家郑和携带大量丝绸、瓷器和铁器等赠品,率船队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外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的空前交流与发展,对世界的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前,顺应时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为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提供难得机遇,必将有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10月7日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指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经济长远发展问题,必须坚定推动结构改革,宁可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
材料三:PM2.5对环境对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中国政府绝不靠牺牲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换取经济增长。2012年PM2.5检测项目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要求,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与之相适应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经济增长目标也定在7.5%,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把经济增长目标定在7.5%。这进一步彰显出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也进一步彰显出中国政府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
(1)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运用《生活与哲学》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2)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发展”的做法有哪些危害性?
(3)根据材料三,请运用意识活动的特点分析我国政府这样做的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每年的3月5日是“学雷锋日”。江苏省委出台了《关于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将着力打造“江苏好人”品牌,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习“江苏好人”结合起来。
◆沿着雷锋的足迹
《意见》出台后,江苏省各地各行业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结合时代特点,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把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把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江苏省各地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做法。
◆苏山苏水好人多
近年来,“江苏好人”和道德模范已成为引领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指向标。超越感动,弘扬美德,争做“江苏好人”的“粉丝”,逐渐成为江苏儿女的共同心声。
(2)请运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向“江苏好人”学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镇化”、“老有所养”等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门话题。古话说: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随着电视剧《老有所依》的热播,引发了人们对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需求的关注和热评。晓涛一家就此发表看法。

注:居家养老是指老人居住在家,由社区等为他们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是指在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机构养老。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应如何解决我国的养老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袁隆平到武汉大学做了题为《我的中国梦》的讲座。提到他的“两个梦”:第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梦见试验田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他和同事们都可以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中国杂交稻在国外推广的面积是520万公顷,假如世界上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上中国超级稻,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4亿至5亿人。为了实现这两个梦,他和他的团队正在全力以赴。
袁隆平的“中国梦”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目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对少数民族流动,不能采取关门主义,要积极探索管理方式,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材料二: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政策。要深化改革,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发挥民族地区的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用好少数民族干部,重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唯物论方法论的角度说明,新时期应如何做好民族工作?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宜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起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办起果品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
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新型思维方法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