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民网商是当前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越来越多的农民利用互联网营销,编织未来的美好生活。
小李是某村村民小组长,入冬以来,他看到村民不再硒太阳、搓麻将,而是一起讨论开网店挣钱的事;这得益于小李为本村的所有农户在农民增收网上建立了网店。自网店开通以来,仅玉米农户们已向外销售 11万斤。
为了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小李调查研究发现,电商虽然具有降低成本、高效整合农村资源等优势,但农产品电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不足,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触网”农民多是“自学成才”,少有“科班出身”,缺乏专业电子商务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部分“触网,农民不同程度地存在诚信问题,有些农产品标注“有机”,实际没做到,有些所谓的“土鸡蛋”,其实并不“土”。
小李就农民网商的发展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请教了有关专家。专家建议:涉电农商,有着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农产品电商运营各个环节要求都比较高,做好这件事,必须根据当地的特色,尊重经济规律,找准了“点”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相关知识,分析专家所提建议的合理性。
(2)小李在该村如何发展农民网商的座谈会上提出“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撑船的准备”。请结合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34岁年轻有为的于敏,带领他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小组,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为了加快氢弹的突破,1961年1月,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这次改变决定了我的一生。”从事氢弹的研究,是于敏一生中最重大的转折。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陷入困境又一次次突出重围,经历了我国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之后,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甚至直到今天,他的事迹也鲜见于报端.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他喜欢读的书有《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儿子于辛说,父亲最崇拜的历史人物就是诸葛亮和岳飞。诸葛亮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他座右铭,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而父亲教会他心爱的孙子的第一首诗,就是岳飞的《满江红》。他的学生不止一次的说,老师身上最大的特点就是“爱国”。
(1)结合材料,从文化功能的角度阐释优秀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深远影响。
(2)结合材料,分析于敏的事迹对我们青少年学生会产生怎样的价值引领?
(3)科学家于敏是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杰出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某班级召开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题班会,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为我们应怎样努力成为一个友善的人提出三点要求。
2013年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52周年。我国的载人航天还处于发展阶段,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人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证明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计划、程序、步骤等举措是科学的。
(1)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航天人是如何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的
(2)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哪些道理?
上世纪30年代,在民族危难之际,鲁迅倡导发起了新兴版画运动。新兴版画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是“抗日”!版画家们以真挚、有力的艺术语言,真实表现了中国人民苦难、坚韧、不屈和抗争,热情歌颂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奋起、团结和战斗,无情揭露了侵略者的残酷和侵略战争的不义。这些版画所发出的呐喊,激发了全民奋战的力量,激励了亿万民众投身抗战洪流,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指出材料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新兴版画运动是如何体现意识作用的?
2015年3月1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答中外记者问时表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
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材料二: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了全民阅读立法起草组,通过两年的努力,《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起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但是,对于阅读立法,社会上存在不同看法。赞成者认为,将阅读提升到国家宏观战略的层面,有利于提升国民阅读水平,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反对者认为,阅读水平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希望通过立法使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且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1)结合材料一,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分析“快餐式阅读”的局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两种看法的合理性。
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收集到一组信息,并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第一组:无抵押无担保,道德信誉彰显有形价值
安徽省通过创新“道德信贷”举措,建立健全激励崇德向善的长效机制,传递好人好报的正能量。道德信贷的最大特点是无担保、无抵押,靠个人道德诚信立本,让道德文明变成“真金白银”。道德信贷的重心在于精神与物质“两富”的结合,通过道德量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引导人们树立“道德是一个人最大资本”的理念。道德信贷把道德品质纳入信贷范畴,让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名利双收,探索道德与经济互相推进。
(1)结合第一组观点,分析“道德信贷”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评析“道德信誉彰显有形价值”观点的合理性。
第二组:“走基层”特别节目,倾听百姓心声
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国庆和2014年春节“走基层”特别节目中分别推出,“爱国让你想起什么”和“家风是什么”的特别调查,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倾听百姓心声,寻找中国人“国”与“家”的精神支柱。
(2)如果你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请分别表达你的一个心声,并阐述其中蕴含的唯物论或认识论道理。
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巨大的社会动员活动。历时两年多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在已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后期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材料一:
表:2008~201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状况
|
产业规模 |
经济效益 |
创新能力 |
||||
|
规模以上企业数 |
从业人员 |
主营业务收入 |
实现利润总额 |
规模以上投入研发经费 |
申请发明专利 |
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
2013年 |
26894家 |
1293.7万人 |
116048.9亿元 |
7233.7亿元 |
2034.3亿元 |
7.4万件 |
3.1万亿元 |
比2008年增长(加) |
1077家 |
36.9% |
108.2% |
165.5% |
178.2% |
179% |
127% |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发布时间:2014-12-16
注: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说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意义。
材料三: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地方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通力协作配合,确保了普查的顺利实施。认真借鉴历次普查经验,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经过多项认真试点。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了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组成抽查组,开展严密的事后质量抽查;邀请地方媒体记者,通过互联网公开招聘社会人士作为义务督察员,全程参加事后质量抽查。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建设法治文化,树立法治信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要求制定出现代化的法制,还需要公民树立法治信仰。法治信仰是指把法治当作一种理想,将法律视为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法律只在受到信仰,并且不要求强制力的时候,才是有效的。真正能阻止犯罪的乃是守法的传统。
中国社会正经历着现代转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使得人们由传统熟人之间的社会进入了陌生人之间的社会。与熟人社会强调人身依附、人情至上不同的是,现代的陌生人之间社会的正常运行依赖于规则治理,人们听命于规则、对规则负责、受规则保护。法律作为现代规则的核心,是正义的象征。
目前许多人缺乏法治信仰,他们对法律价值的理解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法律工具主义层面,即法律是国家和政府治理社会的工具、是个人维护利益的工具。这直接导致相当多的人认为:法律对我有利,我就服从、使用它;法律对我不利,则绕过它、践踏它。
法治信仰缺失有着深刻的思想文化根源。自先秦始,人们观念中的最优治理是圣人之治,其次是贤人之治。儒家政治哲学更是概括出了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圣而王的理论,法律只是圣明统治者“牧民”的鞭子。由于当代教育在现代法治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欠缺,许多人仍然受传统法律文化的束缚。很多人守法是出于害怕惩罚,即属于“要我守法”而非“我要守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知识,说明怎样让公民“视法律为他们生活的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
(2)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知识,分析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的必要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摘自2015《政府工作报告》
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它不仅是个人爱好问题,更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未来。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转型升级,有对国民素质和文化修养不断提升的诉求,这也是中国崛起和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
材料二: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已有的实践证明,一些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制约因素。
“您稍微多吃点猪肝、豆制品,天气好,就多出去呼吸点新鲜空气。”中药学大学生志愿者,一句一句把这个季节的养生注意告诉老人。
理工大学物理系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带小朋友踩在杯子和木板上,体验“力的压强”;和小朋友一起畅想未来的机器人生活。
……还有很多高校自愿者都在积极地学以致用
(1)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如何做到学以致用,顺利实现就业。
(3)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就更好地发挥建设书香社会的作用提两条建议并简单说明其依据。
当前,党和政府把城镇化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立足本地的实际情况,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努力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高、快、宽、大、亮等形象工程,沿袭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建设后规划的发展途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文明建设被严重忽略。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该科学决策,正确履行职责。
请结合材料,说明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应该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材料一:海洋,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战略的要地。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实际需要。但我国海洋经济起步晚、经验少,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不断增多,必须不断探索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又要走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道路。
材料二:2014年9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党和政府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
(1)结合材料一,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简要分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治生活依据。(11 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网民已占到35.7%,呈递增趋势;互联网为满足内容需求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新的选择,但宽带互联网的发展使网上内容贫乏的问题凸显。网上的内容资源从数量到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但文化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矛盾,尤其是某些强势文化的渗透将危及我国的文化安全。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怎样应对互联时代的文化冲击。(12分)
材料二:近年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投资融资的新渠道。同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从投资来看,起点低、期限短、收益高、灵活方便,截止2014年底,“余额宝”销售规模已达5789亿元;从融资来看,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低、不受地域、规模等限制。但是互联网金融仍存在较多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准入门槛低导致一些不规范的企业进行融资,威胁客户的资金安全。
(2)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干扰了金融市场秩序,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应该取缔。”结合材料,运用事物发展趋势的相关原理,评析上述观点。
(3)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在规范互联网金融时应如何正确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分)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财税体制改革,发挥财政对国家治理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受国际市场影响,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出现十二连跌。与此同时,自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依据国务院制定的《消费税暂行条例》,连续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实现了提税与降价同步。连续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对消费产生了影响,但是最终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材料二:2013年3月,32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提交了《关于终止授权国务院制定税收暂行规定或者条例的议案》。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201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在立法中明确了税收法定原则。根据税收法定原则,明确税种、纳税人、征税对象、计税依据、税率和税收征收管理等税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规定。该修正案草案将提请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提高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能够通过影响消费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