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不仅是一个人的优良品质,而且已熔入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之中。下列选项体现了自强不息品格的是 ( )
①大禹治水 ②愚公移山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④精卫填海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 中的名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
2008年,在我们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夺取抗击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的背后,无不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1)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试列举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8分)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③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④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集体狂欢节”。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据此回答问题:
1、几千年来无论时代的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说明( )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民族文化具有独特性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2、家人团聚,交流亲情,回首过去,筹划未来,放松身心,愉悦精神,春节的各种形式,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充分展示和发掘这种节日文化内涵,传播其中的和睦、和顺、和美的理念,有利于( )
①重温家庭亲情,协调人际关系 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④摆脱传统束缚,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但是红军在长征中发扬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B.优秀的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C.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D.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
2008年7月1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7周年,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燃烧的岁月”大型情景音乐会在武汉琴台大剧院上演。音乐会上,20余首广为传唱的革命歌曲将重现昔日共产党人的革命激情。表现出中国人民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因为它( )
A.是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 | B.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
C.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统一的 | D.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
2008年5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载文指出,中国青年有良好的爱国主义传统,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爱国热情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国正处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佳历史时期,每个爱国青年都有义务和责任珍惜、维护这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这说明( )
A.爱国主义是动员全国人民团结的一面旗帜 |
B.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的结晶 |
C.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往往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
D.爱国主义是中国青年特有的精神风貌 |
2008年7月18日,为期两天的中国天水第三届女娲文化论坛在秦安秦融宾馆召开。女娲文化作为华夏民族的本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其所代表的创造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和和合精神,也激励和感染着一代代娲皇子孙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下列能反映这一名言的是( )
①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②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③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⑤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③④⑤ | D.④⑤ |
对于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
B.汉语言文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D.中华文化是惟一没有受到域外文化影响的国粹 |
2008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渠清如水》写到,清水一直以来都是整个民族精神的代表符号。不要五彩斑斓的颜色,那样只是给人以海市蜃楼般的虚幻。在我国的古代经典著作《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矛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认真读它,都能受到它的熏陶。这段材料说明( )
①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②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③我国的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③ |
根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美国已经有2 500所小学提出开设中文课程,要设立AP中文项目(该项目是美国大学理事会为该国高中学校开发的一种供美国高中学校选修大学预科的课程)。这说明( )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C.中华文化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D.中华文化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
“5·12”汶川地震灾情出现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部队在积极投身抢震救灾斗争的基础上,继续支持受灾地区搞好恢复重建,为夺取抗灾救灾全面胜利作出更大贡献。广大官兵在参加抢险救灾同时,还积极开展医疗救助、扶贫帮困和爱心捐助活动。这体现了中华民族( )
①团结统一的精神 ②爱好和平的精神 ③爱国主义精神 ④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中国安阳商代遗址又名殷墟,占地约24平方公里,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由此在2009年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据此回答1~2题。
甲骨文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 )
A.源远流长 | B.博大精深 | C.包容性 | D.民族性 |
河南安阳殷墟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既能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丰富人们的文化消费,也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 )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
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