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2010年4月14日,中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灾情发生后,中国保监会立即启动保险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级响应程序,要求各保监局和各保险公司根据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保监会向各相关保监局、各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受灾地区保监局积极指导辖内各保险公司加强和改善理赔服务,特别是对涉及人身伤亡、基础设施等相关业务的保险理赔进行指导协调,确保保险理赔及时到位。
(1)请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道理对材料一作出简要分析。(8分)
材料二 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要特别讲大局。在大局下开展工作,是党员领导干部起码的政治要求。要认清大局、把思想统一到“抓安民、保稳定、促重建、求发展”上来。要服从大局,自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放在大局中去定位,凡是有损大局的事情坚决不干,决不能因局部利益、局部失误影响全局。要服务大局,主动为大局而谋,为大局而干,为中央分忧,为群众解难。
(2)请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道理谈谈材料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工程,导致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液体燃料火箭、微波雷达、无线电制导、合成材料、计算机等一大批高科技的产生,产生了大约3000种应用技术的专利成果,这些专利成果应用到当时美国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探月工程,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以外空间发展产品和工业。空间应用与空间科学需求的日益加大,如许多空间微重力科学研究条件、特殊生物制品的大量生产等都需要在一个像月球那样庞大的“太空实验室”进行与完成。另外,月球被称为“人类未来能源的仓库”等等这些是人类探月计划的动力和目的所在。
材料二:中国的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计划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绕月探测、落月探测和无人采样返回。一期“绕”,其主要目标是开展月球表面的全球性和综合性环绕探测;二期“落”,主要进行探测器月面软着陆,实现月面就位探测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主要由“嫦娥二号”卫星和“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三期“回”,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无人采样返回地球,在地面开展科学研究。这三期工程是相互关联、循序渐进的,前一期工程是后一期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2)分析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被称为“改变地球命运”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110个国家的领导人和190多个国家超过1.5万名的各界代表,在此后12天的时间里就各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与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行谈判和磋商。在这一轮全球瞩目得气候变化大会临近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1月25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材料二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认为,中国提出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得减排目标,并不是出于外部压力,而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得内在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加速淘汰国内低技术能级、“三高”的低端制造产能。因而,减排的目标对于中国国家和企业来说,是实现中国经济、科技以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向低碳型转型得一场深刻革命。
请从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两个角度,分析上述两则材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2 分)苍茫广袤得青藏高原,神秘辽阔得东亚腹地,唐蕃古道,历史上一直在尝试打通高原与内陆得道路。然而,进藏却是一条无比艰险得天路,它的路标就是荒野中连绵延伸的白骨。今天,数万名铁路建设者开进雪域高原,毅然建造起了“可与长城媲美”的人类历史上得伟大工程-------青藏铁路。
材料二  2009年12跃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将率先动工。港珠澳大桥跨海逾35公里,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成为世界最长得跨海大桥;大桥将建6公里的海底隧道,施工难度世界第一; 港珠澳大桥建成厚,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抗击八级地震。
请用唯物论和辩证法得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