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
高中政治

网络是人们交流、信息共享的重要媒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微博——改变生活的力量”。微博最大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从吃、穿、住、行到揭露时弊、参政问政,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微博已成为加快传播、拓展文化空间的极好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能成为不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材料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问政平台已经成为网络议政、民智汇聚的重要阵地。2013年,H省欢府有关部门重点创新构建微博、论坛与问政平台的连接通道,及时汇集大型缘合性门户网站的各类沙及民生的信息,将“网络问政平台”打造成一个传递民声、了解民情、福泽民生的信息平台,使“网络问政”全面提速。
材料三 

“每当遇到阴雨天,就努力做自己的小太阳”、“天冷了,记得保暖,只有身体暖了,心才会爱......”、“爱生活的人往往都容易被人爱......”、“勇敢飞翔,是我的信仰”。
近日,这些拥有正能量的漫画深受白领网友喜爱,被近万网友转发评论,漫画的作者名叫“张皓宸”。他坦言,创作这组画的初衷,就是要输出正能量。其实,“正能量”早在一年前就成为了网络最热门的词汇。很多政府部门对此也非常关注,开始大胆尝试使用微博平台,用微博传递正能量,以期形成更好的社会风气。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打造“网络问政平台”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用微博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期,针对二代身份证“天生缺陷”,公安部回应将加大打击买卖、冒用他人身份证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力度,加快推进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这一回应
①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有利于扩大公民民主权利 
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④增强了公民信息的透明度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5月,G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依法选举产生了市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下列

A.H县广大选民选举产生县十二届人大代表
B.村民通过“海选”产生新一届村委会主任
C.某小区居民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居委会成员
D.通过竞选演说方式,某乡选举产生新乡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省计划到2013年年底,将实现村级便民服务和包括“三公支出”等的农村“三务(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信息全部进入农村家庭电视,实现村村“裸晒”、户户点播。这一做法
①有利于维护村民的民主管理权利         ②进一步强化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村级管理服务的透明度       ④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有8名副部级高官落马,再次彰显了我国从严治腐的决心和立场。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蕴含的政治学道理一致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C.等贵贱、均贫富思想 D.有田同耕、有钱同使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土壤导致的严重危害环境和健康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有专家呼吁:我国针对土壤污染应该专门立法并建议公开土壤污染信息。专家的呼吁有利于
①建立廉洁高效、便民利民的政府 ②我国土壤保护与治理工作有法可依 
③健全并完善我国的行政管理体系 ④保障公民对我国土壤状况的知情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段检测出重金属镉含量超标80倍,因担心饮用水源遭到污染,处于下游的柳州市民出现恐慌性屯水购水,超市瓶装水被抢购一空。此次污染事件的传播一共出现五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如下表所示:

阶段
舆情发展
事情经过
第一阶段(1月19日-1月24日)
舆情静默期
媒体开始报道,但政府在此过程中没有明显危机应对动作,信息处于封锁期
第二阶段(1月25日-1月26日)
舆情上升期
涉及镉污染信息大量出现,官方关于镉污染信息处理较为模糊,加剧了居民的恐慌性购水
第三阶段(1月27日-1月31日)
舆情爆发期
媒体报道转载频繁,政府发布了镉污染处理响应预案,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民众,镉污染情况得到控制
第四阶段(2月1日-2月3日)
舆情稳定期
官方通报新进展,民众强烈关切,政府回应民众的疑问
第五阶段(2月3日后)
舆情衰退期
污染防控取得成效,相关责任人被问责,但媒体继续进行舆情追问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建立有效的危机处理常态机制。(10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2013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和卫生法》正式施行。该法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合法权益给予特别关注和切实保障,宣示精神障碍患者享有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这一法律的颁布
①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扩大了民主权利主体范围
③保障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年8月,曾经的“网络红人”兼“著名推手”——“秦火火”因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传播谣言、恶意侵害他人名誉、非法攫取经济利益而被依法逮捕。这警示我们

A.国家应采取措施限制公民言论自由 B.网络拓宽了公民政治生活参与渠道
C.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D.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网络民主”可以充分实现人民参与政治过程的直接性、真实性、平等性。这些特性主要表现在沟通、对话的双向性,公民之间、公民与领导沟通交流的平等性、畅通性;通过网上论坛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的真实性和自由度。它增加了行政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为社会公众参与体制内民主拓宽了渠道创新了形式。但是,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在提供一些真实、有效信息的同时,还会掺杂有许多谣言,谣言可能会误导公众,公众为谣言所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网络民主”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虚假性、欺骗性。另外,“网络社区”中经常蔓延的“情绪式民主”又可能使“网络民主”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由失真、过滥的信息煽动起的公众情绪所制造的肤浅的、虚假的民主,可能让决策者在人声鼎沸的公众情绪面前无法保持理性,极大地影响社会公平和公正以及行政决策的效率。
(1)结合材料,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角度说明“网络民主”的积极意义。
(2)有人说“谣言倒逼真相”,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说明理由,并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说明决策者对待“网络民主”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由不熟悉竞争性选举到参与竞争性选举,由投票时不会写票到投票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投下神圣的一票;由只知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情况,到熟悉利用网络反映更多人的呼声;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自觉利用网络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由写书信反映民情民意,到开博客“晒”自己的政治观点与主张……这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
B.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与渠道越来越丰富
C.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D.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环保部经过20多次修改完成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并正式向各部委、地方环保部门等215家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并通过网站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是公民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尊重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是政府坚持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表现
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立法质量,树立政府权威、坚持执政为民
④是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体现我国注重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参与政治生活,体现着个人政治素养。要想在政治参与中发出“好声音”,真正享受民主生活,必须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①可以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会使一些合法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
③有利于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④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公民由不熟悉竞争性选举到参与竞争性选举,由投票时不会写票到投票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判断投下神圣的一票;由只知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情况,到熟悉利用网络反映更多人的呼声;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自觉利用网络监督公共权力运行;由写书信反映民情民意,到开博客“晒”自己的政治观点与主张……这表明

A.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更加广泛
B.我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形式与渠道越来越丰富
C.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D.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不断增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吁下,近来国务院下属98个部门中的绝大部分已向社会公开了他们的 “三公”经费(公车购置费、公务招待费、出国经费)及财政拨款情况,至此,中国的预算公开终于迈出了“从无到有”的一步。公众关注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财政预算公开,反映的是:(  )
①“财政预算公开”是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有利于公民行使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利于规范公共权力的行使
④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出发点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公民的基本诉讼权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