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高中政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各项工作不仅要适应新常态,而且要不断坚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保驾护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中央“—号文件”强调,要着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表1:2007年--2014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业状况比较

 
中国
发达国家
年份
2007年
2014年
2014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4140.36
9882
12000
农业科技贡献率(%)
48
56
70--80
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上比重%)
67.9
81.1
90以上
农业劳动生产率(元/人)
15549.22
18313
40000

材料二:甲地认真贯彻中央“—号文件”,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推行如下举措: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延伸产业链;坚持紧扣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对生物育种、智能农业等领域的科技攻关;引导农民探索家庭农场等新方式,平均规模达到200亩,使得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制定专门就业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加大财政农业投入集中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加大引进国外关键技术、管理经验等力度,培育了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
(1)指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甲地是如何适应新常态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法治保驾护航。中国的法治建设不是简单地制定规则,而是如何让法治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的基因和最高信仰。
(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全国国有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注:2014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中国企业有100家,其中88家为国有企业,中石化以4572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居全球第三。但中国上榜企业多属能源、矿产、银行等国有垄断行业,来自技术密集型行业相对较少,赢利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中央领导人多次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企业负责人薪酬结构不尽合理、监管体制不够完善、反腐败机制不够健全等。国企负责同志要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
材料三:2014年10月24日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透露,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中一些大宗商品如煤炭、水泥、有色金属、钢铁等存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我国钢铁产量达10亿吨,而需求量只有7—8亿吨。鞍钢集团一位老职工感叹“钢铁作为工业的粮食,承载了共和国多少光荣与梦想,当年能进鞍钢工作,是全家人的骄傲,如今厂里荣光不再,令人伤感。”而有专家指出,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也不必过于悲观,比如虽说粗钢过剩近亿吨,资产负债率较高,但高品质钢板却大受国内外市场欢迎,一个国家由“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是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认清形势认真应对才是关键。
(1)材料一蕴含了哪些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就如何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壮大国有经济提出针对性措施?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评估我国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可能带来的影响﹙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材料一:我国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材料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总揽国际大势、着眼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的发展,只能依靠创新驱动。为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材料三: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依赖于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物质的力量;未来的中国制造,更多需要智慧、创新等精神的力量。中国制造必须要走向“中国智造”,实现中国制造升级。
(1)结合材料一,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角度,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3)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我国从“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将走怎样的道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农历马年,重要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好戏连连。一份份沉甸甸的改革清单,让改革成为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年初,国务院分批出台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和实施细则: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方案,调整央企高管过高的薪酬分配方案,推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员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材料二:年末,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这标志存在了近20年的养老金“双轨制”的终结,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将和企业职工一样缴纳养老金。
(1)请从矛盾的角度,谈谈要让改革成为新常态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及相应的经济学依据。
(3)有观点认为:加大国家的财政投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养老问题。请运用《经济学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13年11月1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农村政策执行报告》摘要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连续三年呈缩小态势。这三年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有:粮食价格稳中有升,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实现了增产和增收;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种粮等补贴力度的加大;随着外出务工工资水平的提高,选择外出务工的人数增加,广泛从事建筑、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推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通过转让土地承包权等获得的收入也稳步增长。
材料二:根据刘易斯的人口转移理论(“刘易斯拐点”),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时,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就会产生劳动力竞争,劳动力工资水平由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决定,这时工资会不断提高。目前,城镇用工与农村用工的竞争已经展开。调查显示,在山东沿海地区1500元以下的月工资水平,会普遍遇到招工难问题,而2000元以上这种情况就很少,很多农民工开始对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提出较高的要求。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
(2)联系材料二,谈谈在应对“刘易斯拐点”到来的过程中,劳动者和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城镇化率、人口文盲率和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 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
材料二: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但这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与重构。传统行业向互联网迁移,会带来产业或服务的转型升级。在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经济发展已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
(1)结合材料一,说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意义。
(2)根据材料二,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3)结合材料三,为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贯彻实施,请你为“互联网+”的作用拟定两条宣传语,要求言简意赅。(4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要大力发展经济,以增进民生福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中央企业和地方国资委以新常态审视和谋划以下重点工作:一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驱动推动产品优化升级,着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多渠道打造创新平台。二是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优势产业“走出去”步伐,探索创新“走出去”模式,注重防范国际化经营风险,探索国际化经营规律。三是着力提高依法治企、依法监管的能力和水平。要强化依法治企合规经营,强化依法监管。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上述中央企业的做法给企业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为人民增加更多福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确保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进步。
(2)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保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一:“美丽中国”展现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我国的农村老年人口就有1亿多。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从2009年8月起,国家开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覆盖,届时国家财政每年将支付近700亿元用于农村养老。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解决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
材料二:科技为“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高技术不仅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更深刻影响人类的思想和文明进程。中国高铁,不仅展示了“核心技术”中国创造的水平,展示“早上广州喝早茶,晚上北京吃烤鸭”的中国速度,更成为“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铁精神与中国精神的文化标志。其辐射和散发出的文化蕴涵与旅游消费等产业潜力,正以神奇的力量激发着中国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活力。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高铁是如何促进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
材料三:只有拥有美丽的心灵才能成为美丽的中国,美丽中国不仅仅是生态环境的提升、自然的和谐,更加是整体提升人民的心灵美丽和精神文明。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必须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有人认为,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关系的相关知识,简评“国际关系就是文化关系,文化冲突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的观点?
材料四:美丽的中国需要美丽的中国人的奉献精神。罗阳,中航工业沈飞集团董事长、总经理,也是我国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为实现航空远大理想无私奉献,坚持自主创新,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罗阳身上的哪种精神品质最受公众敬佩?调查显示:“敬业”排名第一(55.3%),其次是“坚守”(45.2%),第三是“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42.5%)。默默奉献、持续坚守、敢于担责、将国家发展内化为个人使命,这正是“罗阳式奉献”的核心内容,也是当下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品格。
(4)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罗阳式奉献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安徽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5年来,我省努力探索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更好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5年来安徽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2010年
2012年
2014年
市场化程度﹙%﹚
省财政用于社会建设支出(亿元)
48.6
63.6
59.8
65.8
78.6
84.3
财产性收入占全省居民收入比率﹙%﹚
1.6
2.1
2.9
全省生产总值(万亿元)
恩格尔系数(%)
1.2
1.6
2.2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民营经济对GDP贡献率(%)
0.9
11.2
1.3
22.6
1.6
45.5

注:表中的“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1)根据上表,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我省取得上述经济发展成就的成功经验。
材料二:“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安徽水环境复杂,十二五以来,安徽依法治水,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省政府出台了水资源依法监管条例,省人大实地调研,加强立法,收集到以下信息:
安徽水多——洪涝灾害频繁。安徽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省情。
安徽水脏——我省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安徽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安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安徽兴水利——引江济淮,南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2)材料二安徽省的做法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角度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让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1)根据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文化强国举措并说明所列举措依据的哲学原理?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如何实现文化强国之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具有新的特点。
表:2006~2014年我国GDP增速及三大产业占GDP比重

年份
GDP(%)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2006
12.68
11.7
48.9
39.4
2008
9.63
10.7
47.5
41.8
2010
10.45
10.1
46.7
43.2
2012
7.7
10.1
45.3
44.6
2014
7.4
9.2
42.6
48.2

材料一: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材料二: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广东经济新常态就是要加快经济转型与创新驱动,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水平攀升,当前,我省正面临破解经济减速、转型缓慢、区域差别三大难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加快建设法治广东,开创法治广东建设新局面。法治是我省经济适应新常态,加快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保障。
材料三:2015年元旦刚过,李克强总理到广东深圳、广州考察。当前广东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打破捆住群众手脚、束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不合理限制,着力推动面向市场需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金融改革,微众银行一小步,金融改革一大步。希望广东在科学发展中起示范作用,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上走在全国前列。
(1)根据表和材料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常态作出简略判断。
(2)结合材料二,运用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完善的法治对发展广东经济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出发,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体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并进一步阐述广东贯彻这一方法论的具体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安徽省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新
进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2014年安徽省33项民生工程投入

年份
总额
重点投向
2012年
540.3亿元
社会福利中心、校安工程、留守儿童之家、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家电下乡等
2013年
605 亿元
建设美好乡村公共服务奖补、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县级公立医院药品零差率补助、公共文化场馆开放、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
2014年
686.3亿元
保障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以及“三农” 投入等

 
(1)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安徽财政资金持续向民生领域倾斜的经济意义。(8分分)
材料二:2014年安徽在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方面不断探索,着眼于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地域特点的公共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促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激发文化创意产业的活力,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不断提升我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2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我省是怎样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
材料三: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把有限财力用到群众最期盼、最急迫的事情上,让全体人民分享发展红利,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
(3 )结合材料三,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探究我省增强百姓生活幸福感的做法中蕴涵的哲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随着经济发展,竞争的需求从国内变为国外,要求国际化企业在资源、规模上达到一定级别,才能获得话语权的提升。大型国企合并是一种大趋势,央企需要瘦身,从原来一味做大形成的虚胖,向做强、做优转变。推动大型国企合并,有助于降低相关大型国企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其内耗影响,以此形成一个拳头对外,增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筹码,并间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1)依据材料一和《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实施国企大重组的必要性。
材料二: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年平均薪酬水平为76.3万元,全部负责人平均薪酬水平为46.1万元。央企负责人薪酬水平是同期沪深上市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大约2~3倍,与职工薪酬差距达到12倍之多。央企负责人往往具有双重身份,不仅是职业经理人,还同时是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公务员。在职务薪酬上往往既有高管工资,又有“高官”待遇。
2015年1月1日,《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实施。此次薪酬改革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降薪,而是通过严格规范央企负责人薪酬分配,实现薪酬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革后的薪酬结构由基本年薪加绩效改为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加任期激励收入。总的收入不超过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7~8倍。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为优化央企负责人薪酬结构拟出四条政策性措施。
材料三:党和国家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进一步加大反腐力度,成效显著,深得人心。反腐高压之下,仅2014年就有14名央企高管落马,全国超过70名国企高管落马。国企领导人员手中掌握的权力、平台、资源,都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背后存在的安全、环保、质量问题,将给社会、国家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2015年中央会进一步加强管党治党、党风廉政建设,聚焦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查找靠山吃山、利益输送问题,为深化改革开路,坚定不移把国企做大做强,给人民一个更加满意的交代。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中央加大反腐力度对增强党和政府威信的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说明中央加大反腐决心的正确性。

来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今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B.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C.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