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个人品德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和2014年广东省经济发展情况

材料二:《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将创新驱动发展摆在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总抓手和核心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主动力,以创新驱动发展开创广东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材料三:广东省某市主动适应文化建设新常态,积极探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新路,把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为重点,全力“活化”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新品牌。
(1)概述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根据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推动创新立省、创新兴省,使创新驱动成为广东发展主动力?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阐述该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变动着的价格通过改变成本和收益引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材料二 少数公共物品(如生产生活用水、电力、燃气、公交等)和公共服务关系国计民生,完全由市场调节会造成诸多弊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门的价格一般由政府来制定.
(1)图1与图2反映了我国经济生活中什么样的现象?两图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图2反映的变化对于企业经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个人收入分配的积极影响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加快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杜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通过清障搭台去激发市场活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如今,我国许多公民选择通过网络表达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积极回应网民关注的焦点问题:
焦点一:收入分配。总理强调要健全企业职工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多渠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比重。
焦点二:食品安全。总理强调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制定并严守法规和标准,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焦点三:环境保护。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总理回应措施的经济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差距: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呈现扩大的趋势;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某些垄断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大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拥有的财富仅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5月6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财政部发布通知,从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最高达25%,而此前上缴比例为5~15%不等。根据财政部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 058.43亿元,支出978.19亿元。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5亿元,远少于用于央企本身的资金。
材料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1)运用有关分配的知识,谈谈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的合理性。
(2)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为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5年6月30日,黄冈市政府第6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黄冈市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企业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基本年薪根据列入业绩考核的出资企业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倍确定。绩效年薪在不超过负责人基本年薪2倍内确定。任期激励收入与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挂钩,根据任期考核评价结果在不超过负责人任期内年薪总水平的30%内确定。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黄冈市新出台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办法的原因。
材料二: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并;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2)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材料二:旧常态下的中国经济,虽然经济总量取得了持续增长的瞩目成就,但储蓄投资、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结构性失衡日益加剧,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创新型产业的增长,货币供给机制的美元化和高信贷、货币投放的通胀之路本身对经济的系统性稳定造成了伤害。可以说,经济旧常态自身就有着向新常态过渡的内在要求。
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命题,其中夯实硬底线与强化软投资,应成为两个重要的维度。所谓夯实硬底线,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社会保障底线,二是粮食安全底线。着手完善囊括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兄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体系、住房保障体系。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就要在战略上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将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所谓软投资,即推进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应该着手推进资源领域的产权改革,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破除制约民间投资和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引导民间资本广泛进入更多领域。同时,对现行的财税体制进行调整,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城市保障性住房的改革奠定制度基础。
材料三: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共中央提出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全国人大对新修订的《科技进步法》进行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我国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促进科技创新与发展,全面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对科研资金进行了系统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的碎片化;针对科技计划进行顶层设计、强化分类资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能力正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1)描述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应如何克服经济“旧常态”的弊病,适应并推动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百分之三十,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5月6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提高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财政部发布通知,从2014年起,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最高达25%,而此前上缴比例为5~15%不等。根据财政部7月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1 058.43亿元,支出978.19亿元。其中,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65亿元,远少于用于央企本身的资金。
材料二:“十二五”规划在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中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我国的收入分配开始从“国富”转型到“民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执政理念又向前迈了一个大步。有学者评论,“民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国家将完善收入分配格局提升到更重要的战略高度,从长远看,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提高国家发展质量的战略转变。
材料三:中国30年来的改革不仅改变了国家的面貌、人们的生活,甚至也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
第一个变化是有些词汇消失了,例如“粮票”、“布票”,它们在几十年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样一些新词汇出现。例如“大腕”、“泡吧”、“淘宝”。
第二个变化是港台词汇进入大陆日常用语。因此“办公楼”变成“写字楼”,吃饭结账变成了“埋单”。此外英文字母进入中文,现在中国媒体已经很习惯使用“GDP”“CPI”等字眼来形容经济现象。
第三个变化是“数字革命”对语言沟通的影响,在当前信息和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更是如此。
(1)运用有关分配的知识,谈谈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的合理性。
(2)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从“国富”到“民富”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改革开放怎样改变了人们说话的方式。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978~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收入对比

年份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A)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B)
城乡人均收入比
(A/B)
1978
343.4
133.6
2.57
1995
4283.0
1577.7
2.71
2000
6280.0
2253.4
2.79
2011
21810.0
6977.0
3.13

材料二:未来五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众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2)结合材料二,说明国家的举措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其中各项改革方案被人们关注和热议,某校高三学生在学习党的三中全会公报过程中,围绕有关内容进行了交流,请你参与其中。
[破解改革难题]
全会指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但是在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农民总体收入水平偏低,农业资源价值被低估,农民投资渠道比较单一等问题。
2008-2012年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财产性收入比较

(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解决图表中反映的问题。
[总结改革经验]
全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感悟改革意义]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3)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说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表:中国税收弹性系数变化情况

 
“九五”期间
“十五”期间
“十一五”期间
GDP增长率(%)
8.3
9.5
11.2
税收增长率(%)
16.3
19.5
21.8
税收弹性系数
1.37
2.24
1.95

注: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率/GDP增长率。若税收增长率小于GDP增长率,即税收弹性系数小于1,则纳税人整体税负减轻。
下图中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指标。0.3以下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1)请结合图、表,对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弹性系数和基尼系数作出总体判断,并说出这种状况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2)十八大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增加居民收入提出合理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农”问题事关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农业部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让农业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需要政府构建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使人才、资本等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需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需要健全创新法治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才能让农业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材料二:某县根据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柠檬种植的优惠政策,该县已成为全国唯一的柠檬商品生产基地县,其产量、规模、市场占有率占全国80%以上。但近年人们发现柠檬深加工产品的效益远比柠檬鲜果好得多,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引进并帮助企业进行柠檬产品的深度开发。当地政府广泛听取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在保持原有优惠政策的同时又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知识,分析某县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措施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中国居民“勤劳而不富裕”凸显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从社会和政府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近几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从劳动者和企业角度看,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我国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39.7%,而大部分国家这一比重基本上都在60%以上。
(1)针对这些现象,说明我国应该如何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
材料二:从另一角度看,财富不断向政府集中也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2013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2159.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能源、交通支出2852.3亿元;农业水利支出1823.6亿元;经济建设支出5283.5亿元,同时采取减税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
(2)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一: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对我国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城镇化率、人口文盲率和每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1)结合上图信息,分析城乡每位全国人大代表人口数的调整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 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待解决的课题。
(2)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期盼?并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个人品德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