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
C.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商品的质量 | D.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山东“十二五”’启动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力争通过七年的努力,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l5100元,比“十一五”末增长65.6%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
①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②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实现农产品政府定价,提高农民收入 ④增加货币发行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为打击囤地,自 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规定,对于闲置土地,未动工开发满两年的,由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无偿收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这项规定体现了
①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②政府利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③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政府利用经济法规来管理经济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事业之父”的成思危在谈到中国企业应如何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时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 家是产生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他认为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头脑”还不够发达。这启示我国
A.应该更多地发展加工贸易 |
B.要掌握核心技术,拒绝“中国制造” |
C.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D.在对外开放中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上 |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角度说明怎样实现上述目标。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年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怎样实现材料二的目标。
2012年11月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和铜版纸、钢铁紧固件以及钠、钾和钾磷酸盐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四项反倾销调查。对此,我国应该( )
①运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②减少出口增加进口,保持贸易平衡
③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④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③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从“主动调低”GDP到相继推出“幸福指数”,从关注菜篮子、解决“蜗居”到增加就业,从提高居民收入的倍增计划到实现“有福利的增长”……在各地“十二五”布局中,共同的主题和表述频繁出现——追求科学发展,让“幸福”变得更加具体实在,释放出中国前行的新“信号”。主动调低GDP增速,推进民生福利,体现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重视( )
①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②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权威
③使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④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A.②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村头路口夜晚常有行人跌倒,村民张三在此安装路灯,并向路人收取电费却遭遇多数人拒绝,张三因收费不能弥补成本只好拆掉路灯。村委会从村集体出资安装该路灯和承担电费,照明恢复正常。这表明( )
①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调节比市场调节更有效
②市场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调节人、财、物的配置
③路灯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④市场难以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后将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重点发展种养业等适合企业化经营的产业,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收益。上述举措( )
①发挥了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可以加速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建设
③有利于增加农民按劳分配的收入,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④可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材料一:
材料二:消费方式会对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您坐飞机旅行2000公里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就需要植3棵树来抵消。英国22%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由食品产生的,“欧盟”17%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肉类和奶制品。
材料三:目前,中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40%,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胡锦涛总书记在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上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
(2)针对材料一、二反映的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近2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
1992年 |
2011年 |
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非公经济对GDP贡献率(%) |
7.1(2002年) <1(90年代初) |
28 60(2010年) |
市场化程度(%) 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 |
26.0 66.5 |
60(2010年) 76.4(2008年) |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率(%) |
≈0.5(1990年) 2.7(2008年) |
|
注:“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依据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贸易逆差额不断增加,特别是大豆、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不断增加。有专家认为,加大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有利于缓解我国土地紧张、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的矛盾,同时应该看到粮棉安全的风险也在加剧。这警示我们
A.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相对降低,我国应该以进口为主 |
B.应该主要依靠扩大粮棉生产规模,保证国家粮棉安全 |
C.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应尽量减少农产品贸易 |
D.我国粮棉需求的对外依赖加剧,需要加强市场风险管理 |
2011年7月29日,我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并进行排名。GDP质量指数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这一指数的发布
①是对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完全否定
②说明我国实现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