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雾霾”天气困扰着中国,各方努力,共同致力于大气污染防治。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气治理,顶层设计】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我国未来五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勾勒出一幅明晰的路线图。
(1)根据示例完成下表。

《计划》内容及要求
蕴涵的哲学道理
示例:根据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和群众的关注程度,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分别确定不同的控制指标
示例:物质决定意识,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既要治理现有污染源,又要控制新污染源,并将“控新”作为治本之策

建立京津冀、长三角区域大气治理协作机制,由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协调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要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全民参与

 
【环保产业,方兴未艾】大气污染防治需要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而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问题主要体现在:环保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环保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市场化程度不高,许多建设项目由政府拨款建设,政府补贴营运;产业政策亟待完善,标准体系不健全;在国际规则和人才的储备等方面尚未完全适应国际环保市场的发展需要。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请你提出发展我国环保产业的建议。
【教育宣传,素质提升】大气污染的治理,生活环境的改善,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要大力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升公民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使环境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并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 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韩剧、美剧风靡,外来文化对“80后”、“90后”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本土文化是否会受到冲击?这一话题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持续发酵,不少代表、委员就此展开热议。有人担忧,有人乐观。
担忧者认为:
“文化自尊与文化自信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文化的自尊何来文化的自信,没有文化的自信又何来文化的自尊。国产电视剧引不起国人的关注,韩剧被引进国内,却受到了热烈追捧。”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20年急剧地流失,几百种传统戏剧,几乎是以每几天消失一种的速度在走向死亡。一旦传统文化流失,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价值观也就缺失了,空出来的位置就留给了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日剧、韩剧、欧剧、美剧都进来了,这个领城的教化,是潜移默化完成的,如果现在国产电视剧和电影还是只想着收视率、赚钱,可能到时候就来不及了,因为一代年轻人都接受了外来文化。”
……
乐观者认为:
“国外的文化在国内流行是一种自然现象。韩国的鸟叔引来美国士兵的模仿,风靡一时之后,‘style’风也就过去了。披头士乐队当时也是到美国之后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这说明,开放的世界是流通的,这并不可怕。”
“韩剧在国内有众多粉丝是很正常的事,虽然有冲击,但没有必要恐慌,国内的电视剧、电影行业也发展得很好。这种冲击是很有意思的,能刺激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
“这个非常好,让我们做影视的有压力,不好糊弄。老是片面看票房在升高,那个没有意义,不提高内在的质量,没有持续发展空间。”
……
(1)就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你是乐观还是担优?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闸明理由。( 8 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看待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的。 ( 14 分)
(3)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要使这条大河水道畅通,水清质美,就必须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请就如何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提两条建议。 ( 4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景墙摒弃杂乱无章的涂鸦和粗陋的文字,代之以融艺术美感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专业设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约在十四世纪,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图案的绘画方式,以这种方式所绘制的图案一般都是宗教题材,用来装饰教堂等教会建筑,从而增加建筑和环境的严肃和神圣性。在中国的西藏,人们把佛祖绘制在墙上以及唐卡上,以驱除邪恶祈求平安。
20世纪的年代,美国的费城和宾夕法尼亚州出现涂鸭文化(graffiti),从简单地书写tag和门牌等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到20世纪 70年代前期开始在字型、效果等方面的钻研,近40年的发展已经让涂鸽走出美国的墙角,成为全球性的艺术创作。
如今,驻足我国的大街小巷,一幅幅内容不一、风格独其的墙绘,活灵活现地传递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特色品质。城市因景墙而异彩纷呈,文化因景墙而可感可触。对于墙绘艺术来说,城市文化墙既是现代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又是彰显城市个性、宣传城市形象的新兴传播载体。
结合材料,分析文化墙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
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3·福建卷) (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一  高二(1)班同学以“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讨论结果
2012年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GDP增长11.4%,财政收入增长15.6%,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额增长4.2%,万元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只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材料二   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
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
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
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A市政府应如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材料一“讨论结果”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
(2)有人担心,放开“单独二胎”会导致人口剧增,人们生活水平降低,不利于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请你联系社会现实,运用所学知识为其解忧。
(3)人多未必力量大,关键是人的素质高低。中国需要从控制人口数量转向优化人口素质,只有全民族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请从文化角度给出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家风代代相沿,陶染后辈,深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家风连着民风,影响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10分)
(2)有人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加强传统家风的教育。请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一些家庭进行家风教育时,有时会出现长辈不厌其烦,晚辈不胜其烦的现象。你认为怎样才能化解家风教育中的这种矛盾?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国际上的海洋竞争日趋激烈。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围绕“兴海强国 共筑梦想”,某校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聚焦海洋资源

物质资源
海洋蕴藏着地球上80%的生物资源,其中的渔业资源等是人类食品的重要来源,海洋水产品往往富含优质蛋白质;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各类矿产资源。
空间资源
人们可以建海底隧道.跨海桥梁和海上机场,甚至可建海洋空间站。以阳光.沙滩以及海岛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基础,可以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
海运通道
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来实现的。我国80%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的。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化,国际经济不断融合。
海洋能源
风能.太阳能.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是清洁能源,是21世纪人类值得重视的替代能源。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经济意义。
★发展海洋科技
科技的支撑和引领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我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一跨越是“蛟龙”号团队团结协作,攻克一项项关键技术难题的结果。“蛟龙”号已经成为中国经略海洋的先行官,引领着我国建造更先进的装备去探索海洋。
(2)结合材料,请谈谈创新的辩证法依据。
★增强海洋意识
中国是海洋大国,但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海洋生态环境.海洋权益维护.海洋管理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专家呼吁:要从青少年开始普及海洋知识,教科书里不能只讲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还要讲我们主张的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要在社会上展开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人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对此,同学们纷纷在微博上发表看法。
(3)假如你也有微博,请尝试在自己的微博上,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诚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中国传统社会崇尚诚信,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目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条件下,其内涵与时俱进,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诚信”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材料二 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近年来,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事故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健康。对此,政府重拳出击,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中“诚信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合理性。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知识,分析“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近年来我国“舌尖上的浪费”非常严重,每年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2013年初,为响应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了吃尽盘中餐的“光盘行动”;人民日报微博随即响应,并得到众多网络媒体的关注和转载,使之急速升温。这一活动唤醒了人们的节俭意识,反映了社会公众对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广泛认同。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光盘行动”引起社会共鸣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对于高考文理不分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 汉语不仅是我的母语,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语言,记录汉语的汉字又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华夏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与浩如烟海的母语文献代代相传是分不开的。近来,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于英语和语文考试方式和分值调整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北京拟将英语分值150分降100,语文分值由1 50分提高到180分。专家分析说,这一调整将增加母语教学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国人母语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1)专家认为取消文理分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教改的症结仍然是高考制度。选择高考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10分)
(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提高母语教学要求的必要性。(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是一部兴水利、治水患、除水害的历史。从大禹治水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与尊重自然的科学精神,到林则徐把兴修水利、解民于困苦之中作为其人生理想,到现代“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这些“治水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兴修水利、治理水患,造福于人民。
材料二:水是生产之基,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水质,治水就是抓转型;水是生态之要,气净、土净,必然融入于水净,治水就是抓生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每天洗脸时要看、口渴时要喝、灌溉时要用,治水就是抓民生。为此,浙江省委省政府特地绘出了浙江“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路线图。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和民族精神的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浙江在“五水共治”中发扬这些“治水精神”的重要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五水共治”中应如何发挥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要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对于高考文理不分科,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 汉语不仅是我的母语,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活语言,记录汉语的汉字又是世界上仅存的象形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华夏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与浩如烟海的母语文献代代相传是分不开的。近来,各地高考改革方案中对于英语和语文考试方式和分值调整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北京拟将英语分值150分降100,语文分值由1 50分提高到180分。专家分析说,这一调整将增加母语教学刚性要求,有利于提升国人母语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1)专家认为取消文理分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素质教育存在的所有问题,教改的症结仍然是高考制度选择高考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10分)(2)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提高母语教学要求的必要性。(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历经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海拔2000多千米的山坡地上自然耕种的一种梯田文化,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文相结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后的云南省第五项“世界遗产”。 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激增,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 栉风沐雨千余载的“大地雕刻”,这一珍藏于群山深处的古老山地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这片秘境仙境,可否经受滚滚人流和巨大利益考验,能躲过动机复杂的破坏性建设和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压力吗?以前菲律宾就有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然而因为没有重视保护而引起梯田垮塌,最后被联合国下发警告通知。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人认为:要积极开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有人则认为: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要保护梯田文化,保持原生态。
(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2)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对文化遗产的开发?请用《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菲律宾的教训,对我们在处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有何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针对石家庄市春节期间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燕赵晚报》组织了一次社会讨论
材料一 支持春节禁炮的人认为:“放炮虽然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但它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当时地广人稀,人们居住以平房为主,冬季的农田空旷,因此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今天,我们的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燃放烟花爆竹必然会污染环境。”
“放炮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还可能导致伤人、火灾的发生。”
“燃放电子炮、社区演节目,贴对联、挂灯笼也挺有年味。
……
反对春节禁炮的人认为: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燃放鞭炮是千年以来的传统,应该允许放炮,否则就没有过年的气氛了。”
“空气污染不是禁几天炮就能好转的。”
“有人担心安全问题,这应该增强安全意识,不能因噎废食。”
……
材料二 2014年1月15日发布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春节期间销售和有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规定,2014年春节石豪庄市区允许放炮4天,分别为除夕、初一、初五、十五,每天允许燃放的时间均为7时至24时。
(1)对于春节禁炮,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针对上述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3)根据材料,请指出石家庄市政府上述规定体现的两种矛盾分析方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科技的作用和影响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