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全球环境问题
高中政治

.拥有19亿人口,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的年贸易总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有
①转移剩余生产能力,优化经济结构②促进自由贸易,加深经济合作
③加剧同类产品竞争,面临一定挑战④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9月16日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突破8000亿美元。为此我国政府一再强烈要求美国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保护中国在美投资资产的安全。这表明
①诚信是国际交往活动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②经济全球化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③中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④购买国债是一种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史料记载:17世纪上半叶,饮茶和喝咖啡成为欧洲上层社会的时尚;18世纪时已有热带水果和蔬菜进入欧洲市场;到了19世纪,比较富裕的家庭的饮食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与此同时,西方社会各阶层的娱乐活动也由赌博等陋习恶习转向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些现象反映了
①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③科学意识和健康意识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④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完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受美国金融风暴和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沿海许多出口企业经营发展遇到困难。这启示我们,在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必须始终坚持()原则,以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A国民待遇原则 B 公平原则和透明性原则 C 非歧视原则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走出去”初见成效,但是一部分中国电影仅注重表达创作者个人的情感,没有把影片放在人性的大视野中,并不能被海外观众理解和接受。中国电影要真正走出国门还要学会“讲人类的故事”。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均衡论 B.要关注研究国外文化消费需求的特点
C.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D.站在外国立场上进行价值判断与选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继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后,2008年,中石化出资收购加拿大TYK公司,中钢对澳大利亚Midwest公司成功进行收购。上述现象表明
①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我国鼓励和支持外资经济的发展
③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④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贸组织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是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非歧视原则 D.互惠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并向全球金融机构深度蔓延,致使许多国家的金融业遭受严重损失,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①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  ②要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
③要放慢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步伐  ④应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随着金融危机的一再蔓延,不少国家构筑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例如,美国一些官员提出:“购物要购美国货,裁员先裁外国人”,这种观点违背了WTO

A.提高关税的目标 B.国民待遇原则
C.公平竞争原则 D.透明度原则
来源:2010年乐化高中高考模拟试卷大重组政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后一桶金。回答24~26题。
24.人们视文化产业为朝阳产业,这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主要是基于 ( )
A.它能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B.它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
C.它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D.它是具有极高产业关联度的支柱产业
25.我们要想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淘到这2l世纪的最后一桶金,就必须 ( )
①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②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完善市场体系
③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行全面免税政策
④不断扩大文化消费,促进对外文化贸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在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政府据此制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现了 ( )
①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④矛盾的对立统一是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曾有篇文章题目为“世贸组织需要中国,中国需要世贸组织”.作者对世贸组织与中国的关系如此定位意味着(  )

A.中国是世贸组织的创始国
B.中国对世界经济举足轻重
C.中国“入世”既有利于中国经济,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
D.中国“入世”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盟建立的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之间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世界各国联系加强且相互间消除了贸易障碍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欧洲国家感受到竞争压力
D.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使欧洲各国急欲联合自保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贸易组织被称为“经济联合国”。其宗旨有(  )
①提高生活水平 ②保证充分就业 ③确保基本价值标准 ④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世界贸易组织规定:一成员国给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等优惠待遇,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这是 ( )

A.最惠国待遇原则 B.国民待遇原则 C.自由贸易原则 D.公平竞争原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我国进口大于出口
B.我国2009年前三季度实现了外贸顺差
C.我国既不是外贸大国,也不是外贸强国
D.我国经济总体上已转变为外向性经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全球环境问题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