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生态文明建设 / 探究题
高中政治

材料一: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

注:2014年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增加1805万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增长9.2%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说明我国是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上述成绩的。
材料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更好的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石,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理念是市场良好运作的前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
(2)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推动作用。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生幸福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衡量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
材料一:切实加强以增进民生幸福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施民生工程和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把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民生贯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幸福安徽。
(1)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省如何达到民生幸福这一发展的根本目的?
材料二: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如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社会公示、群众评议、政风行风热线等。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努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我省的重要政策取向。
(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我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理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0--2013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

材料二: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适应经济发展
的新常态,某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优 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清理和废除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坚持市场化为导向引领科技成果的转化创新;引导企业增加创新研发投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体制 和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1)回答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4 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某省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所采取的措施的依据。(12 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 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5年新年伊始,为了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M市召开了由经济类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组成的座谈会。汇集各方意见后,该市决定采取以下措施:扩大绿色节能和低碳产品应用,推进“互联网+”向更多行业拓展,形成新增长点;增加财政支出,对小微企业实施税优惠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推动机械、纺织、轻工、汽车等领域加速折旧,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改投资的支持力度。根据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上半年,该市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预期目标。
(1)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相关知识,分析该市举行座谈会征求意见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该市是如何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下图和表格分别反映了 T 市农村经济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年份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转移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1990
32.6
66.5
0.5
0.4
1995
31.4
65.7
1.1
1.8
2000
40
53.9
2.3
3.8
2007
43.3
49.3
3.3
4.1
2014
48.6
37.8
4.5
9.1

注:工资性收入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家庭经营收入是指农村住户以家庭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筹划和管理而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收入。
材料二:T市政府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的规定,出台了该市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要求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杜绝强制流转等违法行为,保阵农民的收益权利;把土地流转与促进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结合起来。实现了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1)揭示材料一中图和表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等流转。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7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同时强调,支持新能源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创新,促进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拉动国内市场需求、培育新的增长点,实现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具有重要价值。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免征新能源车辆购置税的经济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 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握发展新动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表

 
GDP增速(%)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
2010年
10.3
43.24
50.9
2011年
9.4
43.10
51.0
2012年
7.8
44.6
51.7
2013年
7.7
46.1
52.2
2014年
7.4
48.2
53.1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材料二:2014年以来,某省适应经济新常态,采取一系列措施引领经济创新发展: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削减342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省级财政发放生态补偿资金11579万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三管齐下”;98%以上的省自主创新专项由企业牵头实施。
(2)分析材料二中某省所采取的改革措施的经济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稳增长和调结构相辅相成。我们既要全力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又要积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行稳致远。”这是2015年两会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宣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阶段性特征,进入“新常态”。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注:1.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2.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2012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3.从世界看,近年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普遍超过70%。
材料二:《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的新常态。
(2)结合材料二说明,作为企业应怎样适应“新常态”,谋求更好发展?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尊重经济规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一: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强调十三五规划尊重经济规律 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2015年11月06日李克强总理向政协会议解释制定十三五规划时指出: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基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内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但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滞后,表现在:创新驱动不足、结构性改革还不到位;经济内部的结构性失衡;低端制造业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传统出口与投资亦不能支撑如此庞大的经济体量中高速增长以及社会公平、人口老龄化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经济规模增长至此需要换档。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应怎样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4年,中国GDP增长7.4%,符合年初增长7.5%左右的政策目标。但短期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从需求方面看,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增速都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滑过快,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011年—2014年我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

年份
2011
2012
2013
2014
比上年下降
2%
3.6%
3.7%
4.8%

注:尽管我国能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情况不容乐观,有研究表明,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
材料二:中国设定2015年GDP增长目标约7%左右,它是“近1/4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低的经济增长目标”。美国《纽约时报》认为,这一转变显示了共产党向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的决心;《华尔街日报》认为,7%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开启了中国领导人所称的以更低增速为特点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怎样才能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转型”?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8月25日,首届“互联网+”与新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互联网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互联网+”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也倍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关指标对比表

注:据统计,“互联网+”产业每增加100亿元,将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2010年至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年份
农村居民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纯收入(元)
城乡收入比
2010
5919
19109
3.23:1
2011
6977
21810
3.13:1
2012
7917
24565
3.10:1
2013
8896
26955
3.03:1
2014
9892
28844
2.92:1

材料二:近几年,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政策:
政策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积极发展农民股份合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
政策二:农业部发布50项惠农政策,2000亿补贴资金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50项政策涵盖种粮直补、农机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多项支农惠农政策。
政策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合法稳定就业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3年8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提供的信息测算:人口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大概到“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消费规模能达到30 万亿以上,2020 年有可能接近45万亿或者50万亿。城镇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有1300多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镇居住、生活、升学、就业,能带来7万亿元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材料二:改革开放3O多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创造了“中国式的发展速度” 人们的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开,但也正遭遇着“中国式的发展难题”从“转型之难”到收入“分配不平”从“城乡二元”结构到道德困境;从各阶层利益博弈加剧到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破解“中国式难题”正成为国人关注的时代课题。
(1)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强大引擎”?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破解“中国式发展难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我国2010-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注:201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9.2%、42.6%、48.2%;同时,消费需求逐渐成为需求主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投资。
材料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某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打造经济“升级版”:重点完善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妨碍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提前2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总任务;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5.5%;坚持把城镇化推进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把城镇化和产业发展融合,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产镇融合发展之路。
(1)概括材料一中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某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举措有哪些。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要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以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2008—2014年我国企业创新情况

时间
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
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
大学学历以上员工占企业员工的比重
2008年
70%
4.7%
14.9%
2014年
76%
6.7%
25%

注: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比2008年增长223.2%和368.7%。
表二:2014年我国新增市场主体情况

 
内容
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
新登记注册资本
首次参与投资创业的自然人
数量
1292.5万户
20.66万亿元
291万人
同比增长
14.23%
87.76%
60.23%

注: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宣布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
材料二:当前,我国大众创新创业与过去的创业相比发生了如下变化:

类别
特点
具体表现
创业主体
从小众到大众
众多草根投身创业,创新创业成为一种就业方式、生活方式
创业服务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发力
一大批市场化新型机构迅速成长,创业投资、互联网金融等服务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创业平台
从内部组织到开放协同
互联网、开源技术平台等的发展,有效聚集了各类创业服务机构和创业人员
创业领域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
新成员大多集中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跨界融合之处

(1)指出材料一中表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两则材料,简述推动大众创新创业的经济意义。
﹙3﹚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创新的有关哲学原理,分析国家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这一做法的合理性。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生态文明建设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