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
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于是主动去调查,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
(2)治理雾霾,须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作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8分)实体经济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 它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基础,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当•斯密说:“国民财富非由不能消费的货币财富组成的,而是由社会劳 动每年生产的可消费的货物组成的。”实体经济是构成财富“物质内容”的源泉,其规模 和水平决定财富数量和质量,“国人苟能多一实业,则国家多一分之富矣”(孙中山语)。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努力营造 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
(1)结合亚当.斯密的财富观的有关内容,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下图是我国2008—201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速情况:
注: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材料三 当前,我国工业大而不强,产业层次低、升级慢、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十 分突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研发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弱。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现象比较突出,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缺乏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整合,产业集中度低。
(2)概括材料二(含注)显示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三,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如何实现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四 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部分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不少资本转向民间借贷、炒房、股票等市场,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虚拟经济火爆,实体经济艰难”的局面。 其实,虚拟经济是依附于、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背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则会诱发经济“泡沫”、滞碍生产效率、触动风险底线。 因此,要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基本取向发展虚拟经济,促进“实”“虚”相生、良性互动。
结合材料四,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说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A市地处长三角发达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农业从过去的“主业”变成“副业”,部分地方出现土地抛荒、半抛荒现象。几年前,一批愿吃苦、有经验的种粮能手承包起农户自愿放弃且相对集中的土地,成为种田大户。土地的流转,既解决了撂荒的难题,也大大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步伐。截至2012年底,A市规模经营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82.16%,形成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46万亩。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各类农业龙头企业60家,2012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
(1)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简要分析A市农业得到较快发展的原因。
(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创新农业经营体制 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两个角度简要说明:现阶段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重要性。
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
材料一 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体现党政治理念从以前的以物为主走向以人为主的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四化”同步的推进,符合时代特征,表明信息化已被提升至我国发展战略的高度。
(1)请分析“新四化”是如何吻合了科学发展观的。
材料二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理念——“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政府怎样才能又好又快打造出美丽中国?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2011年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材料一
1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若干指标(2002—2011)
项 目 |
2002年 |
2011年 |
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 |
10.39 |
47.2 |
中央国有大型企业资产总额(万亿元) |
10.32 |
85.37 |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的贡献率(%) |
20 |
60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7702 |
21810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2475 |
6977 |
——资料来源: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1)简述材料一图表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 中国经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片面追求GDP的增长,以高能耗、高投入所维持的增长模式依然存在;居民收入增幅赶不上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幅;区域发展、城乡发展的矛盾依然凸显;环境保护压力大,空气质量普遍较差等。
(2)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继续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为此,党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3)结合材料三和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为什么要强调必须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着力“促消费”。
(34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经济总量变化比较(GDP)
单位:亿元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05年 |
2012年 |
四川省 |
229.3 |
89l |
40lO.25 |
7385.11 |
23849.8 |
浙江省 |
179.7 |
898 |
6036.34 |
13365 |
27005 |
注:人均GDP:2012年四川省21013元,浙江省:49791元
材料一 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川省通过财税、金融政策调动群众建房兴业、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主动性;全面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政策措施,物价涨势得到初步遏制;主动对接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141.6亿元,增长17.7%;坚持短期政策与长期战略相结合,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推进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规划建设科技创新核心区,搞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以示范片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抓好新农村50个省级示范片和10个整体推进县建设,全省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村达到l万个以上;突出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产品和外资利用,实施“三带动”外贸创新发展战略,选择培育l0个外向型产业园区,大力拓展国(境)外市场。
(1)阅读表一,分析表一反映的经济现象,(5分)并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谈谈我省是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9分)
材料二 为进一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四川省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8市进行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进一步深化了对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四川省情的认识,进一步树立了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基本取向。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说明四川省委组织调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建议的必要性。(12分)
材料三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2l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也是21世纪头20年四川省的梦。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政府必须清醒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推动我省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加快发展,努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3)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谈谈政府应怎样行使权力,让四川梦得到实现。(8分)
2013年3月17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习近平主席阐述中国梦、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并约法三章等都引起了人民的关注和网民的热议。以下是某校高中政治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收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担任国家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夙夜在公,为民服务,为国尽力,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决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与重托。
(1)请结合材料一,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归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材料二 李克强总理答人民日报记者问:要努力去实现2020年的目标,测算一下,需要年均增长7%的速度,这不容易。但是,我们有有利的条件,有巨大的内需。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材料三 四川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强大精神的支撑,这种支撑就是9000万四川儿女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四川状态。在当前,这种状态仍然是建设新四川的强大动力。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同全国“两会”精神一道融入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
(3)请运用文化的作用分析四川状态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四川梦的“正能量”的原因。
读图并运用经济常识回答:
图:2010年和2012年消费、投资、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
注:贡献率(%)=某因素增量/总增量×100%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运用经济常识回答,我国牢牢把握这一战略基点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对比
|
石油 |
天然气 |
煤碳 |
核能 |
水电 |
中国 |
19.3 |
3.7 |
69.4 |
0.8 |
6.5 |
美国 |
38.5 |
26.1 |
24.6 |
8.4 |
2.5 |
英国 |
37.2 |
39.9 |
16.7 |
5.6 |
0.5 |
日本 |
43.7 |
16.6 |
25.4 |
11.2 |
3.1 |
世界平均 |
38.4 |
24.1 |
29.2 |
5.5 |
6.4 |
注:①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28.5亿吨标准煤,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②2010年从海外进口原油2.4亿吨,对外依存度高达54.5%。
材料二 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要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
材料三 近10余年来,在市场旺盛需求及各国政府扶持下,太阳能光伏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2011年起,光伏行业出现了严重的供过于求,竞争加剧,价格暴跌,全行业呈现亏损局面,中国光伏行业发展的标杆无锡尚德宣布破产,太阳能的发展未来遭遇质疑。2013年年初,我国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表明了对太阳能产业的坚定支持。人们相信,渡过了当前的困难期,我国光伏业的发展前景是光明的。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阐释我国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解析我国在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问题上的立场。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推进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在欧美、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协调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实现了现代化。而在拉美、东南亚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出现反复或停滞,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业没能跟进,就业问题解决不好,甚至出现了城市贫民窟(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犯罪率和吸毒盛行的穷人避难所)等社会问题。
(1)借鉴国际经验和教训,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如何推进城镇化。
读图。根据词云图的生成原理,词语出现频率越高、显示规格越突出、离图中心越近。公众借助高频词云图,可以数据化地了解2013年全国政协会议上,委员们在提案中关注的话题。
(2)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说明政协委员们的关注与社会现实问题之间的辩证关系。
我国城镇应以社区为主要载体,提高对进城农民的接纳度。目前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在大城市,有些原住民对进城农民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许多城镇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激增,但城镇社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图书馆、文体休闲场所等公益设施却难觅踪影。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社区生活。
2012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说,我到欧洲去访问,对方担心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跟他们讲中国的城镇化前景,他们就会兴奋不已,觉得中国的市场实在太大,有合作的机会。如果只跟他们讲产业,讲中国要加快哪些产业的发展、提高哪些产业的层次,他们就觉得是在与他们竞争,甚至会琢磨怎么搞反倾销来限制我们。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中国应怎样打消欧洲国家对中国发展的疑虑,并说明这样做的政治意义。
材料一 图表一和图表二
注:目前,美国城镇化率超过82%,德国城镇化率高达96%。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韩国推行大城市主导型的城镇化,大力改善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并发起“新农村”运动,推动乡村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拉美地区是世界城镇化最快地区,但由于“赶超”过度,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1)依据图表一,选出图表二中反映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比率变化趋势的折线是 ,并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和今年全国“两会”都强调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请运用经济常识相关知识论述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论述: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图表
注:就世界平均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60%以上,发达国家在70%左右。
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如何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