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二: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知识密集和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低成本、无污染、可重复开发等特点;在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能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理由。
材料一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情况(注:我国小微企业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
占企业 总数 |
占全国 就业量 |
占全国 出口量 |
占税收 比重 |
最终产值 占GDP比重 |
90.2% |
60.8% |
60.7% |
52.3% |
60.1% |
注:小微企业的显著特色体现在“低、小、散、弱”,即产品低端、企业规模小、分布分散、抵抗能力弱。2011年1-7月我国小微企业总体利润率不足3%。
材料二 目前小微企业面临着“玻璃门现象”,即看似很多领域是面向小微企业敞开大门的,但是因为配套措施的欠缺,导致国家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因为隔着“玻璃门”可望而不可及。近期,国务院将进一步细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切实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能给吸纳就业的科技、服务和加工业等实体经济给以金融服务和财税扶持,打开“玻璃门”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材料二中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有什么经济意义?
2010年7月13日至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
锦涛:“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简要回答为什么实现教育公平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更好地发
展。
(2)从辩证法发展的观点谈谈对实现教育公平的认识。
(3)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请同学们对政府如何实现教育公平提出几点合理化建
议。(至少2条)这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政府表达。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更多发展成果,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识。哪些因素影响幸
福感?人民网就此推出的调查,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止2011年2月20日21时,共
有11519人次参与此次调查。34.4%的网友认为“经济状况、生活质量”是影响幸福的首要
因素;31.4%的网友认为“权力规范,公共服务”是影响幸福感的主要因素;27.7%的网友认
为“社会保障、体面尊重”与生活幸福感关系最紧密;此外,还有6.6%的网友选择了“社
会参与,价值实现”这一选项。
(1)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如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随着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出台,业内人士表示,充电站的发展“钱”景,已不可限量,电动汽车时代将‘呼啸而至’。正是在这样的预期下,2010年5月以来,山东、天津、泉州、杭州、绍兴、柳州……从沿海到内陆各地,宣布进入充电站建设的省市已达10个之多。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四大央企相继投入了充电站布局的争夺战中,还有众多民营企业也加入争夺行列。
据估算,电动汽车同样里程所耗电费是石油的三分之一,按成品油终端每年过万亿的营业规模计算,充电站的营业规模每年有望达到千亿元,但每个充电站平均投资约300万元,若兴建100座,需花费3亿元。全国乘用车联合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对此现象提醒说,应慎对充电站投资热。“充电站的建设已经如火如荼,各方都在跑马圈地,抢占资源,但是目前已真正建设好充电站的各大城市中,来充电的车辆还没几辆。”
(1)运用市场经济相关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中出现企业争夺战现象的原因及结果。
(2) 从宏观调控角度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产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几点建议。
(3)针对市场上的诸多现象,谈一谈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2010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开创科学发展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国强更要民富。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服务业比重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材料一中“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靠财政,据此回答我国国家财政在经济生活中有何作用?
(2)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现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有何意义?
(3)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伴随城市改造建设的不断推进,许多城市走上了快速“翻新”的发展道路。某校高一(1)班开展了以“拆迁、城建与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同学们通过走访、阅读文献资料、访问政府网站等形式,了解到以下信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国家扩大内需的工作方针,政府提出了努力谋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通过做大城市规模,做美城市环境,做强城市基础,做好新农村建设,致富一方百姓来实现化危为机,转危为安的工作要求。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
材料一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并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明确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把“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15分)中国扶贫,不要面子要里子。提高扶贫标准,夯实共富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扶贫发展历程表
年份 |
扶贫标准(元) |
贫困人品(万人) |
中央扶贫资金(亿元) |
2000 |
865 |
9244 |
100.02 |
2010 |
1274 |
2688 |
222.70 |
2011 |
2300 |
12800 |
270.00 |
注:2011年扶贫工作会议提升了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有更多低收入人群被纳入国家扶持与救助的范围,城乡分割的社会救助制度将从此趋向一体化。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
(1)简述图表(含注)反映的经济信息(3分),并分析我国扶贫标准不断提升的经济学原因(6分)
材料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2011年11月29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强调:“扶贫开发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任务,……要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温家宝总理指出:“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发展的进步”。12月6日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简称“两不愁、三保障”)。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党和政府应如何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工作目标
的实现?(6分)
材料一: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年份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1991 |
24.5 |
42.1 |
33.4 |
2001 |
15.3 |
51.1 |
33.6 |
2010 |
10.2 |
46.8 |
43.0 |
注:国家统计局测算,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同比增加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同比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同比增长9.5%。
材料二: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 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上升较快, 渐趋合理。
(2)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会日趋减少,整个社会劳动力开始由过剩转向短缺。这时一般会出现 ( )
A.社会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B.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快上升
C.第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开始下降 D.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显著上升
(3)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请为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提出你的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条)
(4)我国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应当实现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
的转变。
(5)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我们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条)
最近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 2005年底,中国GDP增加16.8%,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06年,中国经济规模超过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7年,中国GDP增速为13%,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10年,中国GDP是58786亿美元,日本GDP是57742亿美元,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回答:
中国GDP是58786亿美元,日本GDP是57742亿美元,GDP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的 和 。人均GDP反映的是一国(或地区)人们的 。
(2)近10年,中国GDP发展迅速的经济原因有哪些?(列出2条)
(3)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由此有人认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并简述理由。
(4)提高我国的经济总量,不能靠粗放型增长,而是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哪些特征?
读图回答问题。
(1)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以 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 ,核心是 ,基本要求是 ,根本方法是 。
(3)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 ( )
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完全达到极度富裕
④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4)请举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符合或违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例。
材料一: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及一年期基准利率变化如图:
材料二: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宣布,从2008年11月1日,调高3486项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出口退税率。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到2010年底新增4万亿政府投资,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实施怎样的经济政策?
(2)结合材料,说明实施这样的经济政策的经济学依据。
(3)请分析我国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哲学依据
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导致气候异常,已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重要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了世界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方向,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在积极行动。低碳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更应该融入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1、2006年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减排列为约束性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十一五”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了重要贡献,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但中国仍面对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的挑战,我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推行节能减排需要挖掘更大潜力。从经济学角度例举政府推动节能减排的方法2分
2、推进节能低碳的高速铁路建设,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向的重要举措。阅读下列4项材料,把材料体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关特征的序号填入相应的表格中。4分
①铁路、公路与航空的单位运输成本之比大致为1:6:9铁路占地仅为一般公路的一半
②相同运输量通过铁路运输产生的碳排放仅为汽车的1/6,飞机的1/3-1/20
③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高速铁路建造和相关设备制造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目前正在准备为美国、巴西等国家修建高铁
④ 仅京沪高铁建设就为沿线地方和相关产业提供了近60万个就业岗位
新型工业化道路特征:
A.科技含量高 | B.经济效益好 |
C.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 D.人力资源得到成分发挥 |
材料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相应特征 编号 |
|
|
|
|
3、低碳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但是,如何真正实现低碳生活,还需要有具体办法。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一项生活中切实可行的低碳消费的建议,并说明理由。2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