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应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于2004年10月8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法国文化年”开幕活动。2004年是中法建交40周年,希拉克总统此次来访,必将进一步推动中法关系向新的更高的水平发展。希拉克说,法中两国建立了“堪称典范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材料二:在传统的中法关系中,双方立足的重点是战略合作,政治合作要超过经济贸易等其他领域的合作。而此次希拉克在来华前就明确声明“我的中国之行负有重要的经济使命”,还带了300多位法国企业家和50多位商界领袖随访,便是为了扩大与加强同中国的经济贸易。
评价以上材料主要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材料一:我国农村改革走的是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独特路子。它是在原有的劳动力、土地和生产工具的基础上,改变了劳动组织形式、具体分配形式和经营管理形式,结果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增,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材料二:家庭承包经营的改革发端于安徽凤阳小岗村。1978年,小岗村18户农家冒着坐牢的危险,签字画押,秘密承包经营。由于承包经营从合作化以来就有过激烈的争论和斗争,所以小岗村村民的举动再次引起激烈的争论,受到批评、质疑、责问甚至阻拦。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承包经营才由地下走到地上,由小到大,以预想不到的速度遍及神州大地,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道理?
(2)通过分析家庭承包经营的生产和发展过程,说明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改革。
经济的发展必须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兼顾,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绝不能走浪费资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结合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2005年1月31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第七个“一号文件”。
材料二: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挖掘农业内部潜力,促进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提高。
运用有关哲学常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二:200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三农”问题发出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深化就业体制改革,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等制度,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因此,国家着手解决9亿农民的看病难问题,拨出专款扶持建立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点是什么?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观点?
(2)联系上述材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定位。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诸多决定性因素中,有一条是相当令人瞩目的,那就是招商、安商环境好不好。对某些地方的投资软环境,老百姓比喻为扑克牌中的J、Q、K。所谓J,就是千方百计、你说啥我答应啥,先把你“勾”来;所谓Q,就是你来之初,我会想法把你的资金、技术都“圈”拢住;所谓K,就是没过多久,有关权势部门就一拥而至,要在你身上揩“油”砍“肉”!
某地招商三张牌
(1)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这种招商行为进行评价。
(2)这些地方的招商行为,从价值观方面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人民日报》报道,地处晋西北的雁门关区域,是全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80%以上的山坡草地和植被严重沙化、碱化和退化,面积达1 300多万公顷。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是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二是超载放牧,三是草场植被遭到滥挖药材、乱伐林木与开矿等人为的严重破坏。
材料二: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人们认识到,生态建设势在必行。山西省坚持退耕还林、还草与管护并重的原则,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强雁门关生态环境保护。省人大通过《山西省林地及森林、林木管理办法》,使林木管护走上法制化轨道。
(1)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说明上述材料体现了什么哲理。
(2)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
王兆国在会见陈德华先进事迹报告团时指出:“陈德华同志能够常年坚守在海拔5000多米、人称‘生命禁区’的雀儿山上,带领道班全体职工担负起国道317线雀儿山路段10千米的管养维护和26千米道路的排雪保通任务,非常难能可贵,这需要有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需要有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1)陈德华身上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作用?
(2)从上述材料看,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条件?陈德华是如何做的?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试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什么?应怎样构建?
2006年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参加两会的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之概括为鲜明而精辟的“八荣八耻”。某校高三(5)班同学决定围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课题展开探究学习。
(1)经过探究,同学们首先要明确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假设你是该班学生,请你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说明知荣明耻的重要意义。
(2)通过调查,同学们发现,中国目前正处于改革转型期,多元的价值一方面扩展了国人的选择自由,很多人都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而无需背负很大的思想压力;另一方面也在价值折中和多元妥协中模糊了一些基本的道德判断。比如,艰苦奋斗曾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种品质,可这种品质正被一种蔓延的骄奢淫逸之风所稀释,人们介绍自己“是靠艰苦奋斗而取得某种成绩”时不再像过去那么充满自豪感。
请你针对上述情况,从价值观角度说明,新时期我们为什么还应该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运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识。
(4)经过探究,同学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青年学生应走在前列。请你写一封建议书,对青年学生应怎样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提出两条建议。
17世纪末,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微粒状的物质组成的。不久,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主张光是一种波动。从这时到19世纪末,人们一直围绕光是微粒还是波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经过不懈研究,尊重实验事实,敢于冲破禁区,创立了光的量子学说。这个学说一发表,立刻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人们议论纷纷。有一天,爱因斯坦的朋友别索问他:“光究竟是什么呢?是波还是微粒?要知道,二者不能并存!不是这个,就是那个。”听着朋友的话,爱因斯坦眼里闪耀着火花,脑中充满了神奇的灵感,他激动地说:“不是这个,就是那个?为什么不可以既是这个,又是那个呢?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自然界喜欢矛盾……”由于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以及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其他研究,他荣获了1922年的诺贝尔奖。
请问,上述科学发现事实在辩证法和人们认识和发展真理方面有哪些启示?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