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美术馆,欣赏古今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科技展览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享受精神愉悦,接受文化熏陶。
(1)结合材料,探究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的文化价值。
同学们在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观察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大声喧哗,乱吐乱扔,随意触摸展品,损坏公物……,为此,同学们呼吁公众提高公德素养。
(2)从《生活与哲学》和《政治生活》角度,就公民提高自身公德素养各提两条建议。
(60分)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五十六个民族组成了多民族统一和睦的大家庭。
材料三 今年是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应该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6)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材料四 据统计,我国“八七”扶贫期间,全国共有国家重点贫困县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县达257个,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绝对贫团人数占全国总数的36.5%。胡锦涛同志多次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是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运用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知识,谈谈应该怎样推动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阅读材料和表格,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指出: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材料二 中国农村改革之乡——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瞄准市场,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发展蘑菇、花木、葡萄种植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和效应,并涉足旅游、加工制造等新兴产业,掀起了二次创业热潮;聘请农业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推动了种植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成立行业合作社,统一购买原料、提供技术指导、签订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扩大了销售渠道;帮助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申报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创建地理标志产品,使农产品顺利打入市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谈谈我党为什么提出“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知识,分析小岗村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启示。
(3)在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结合实际,依照要求,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完成下表。
|
应该怎样做 |
为什么要这样做 |
中共中央 |
例: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建议 |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全国人大 |
|
|
国务院 |
|
|
全国政协 |
|
|
近日媒体报道,一起沸沸扬扬的“奶品质量安全事件”竟是蒙牛针对伊利策划的“商业诽谤案”,将两大乳业巨头的恩怨与厮杀聚焦于公众视线中。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消费者而言,里面的恩怨是非也许无法真正弄清,但有一点很清楚:本应自由、文明的市场已沦为充斥着野蛮拼杀和恶性竞争的竞技场。事实上,不仅这一行业,在IT、家电、啤酒等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互相指责、对骂、甚至互泼脏水的情况也不少见;加上“网络公关”的舆论操控和推波助澜,一盆清水被搅得越来越浑。荒诞的是,这些企业使用的网络手段植根于信息化时代,商业谋略带着战国时代的气息,而道德水准却早已退回野蛮的原始时代。
(1)请结合市场经济有关知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6分)
(2)从经济常识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类似的事件?(12分)
(3)食品质量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故政府作为监管者应积极作为,请结合所学政治常识知识说明政府应该积极作为的原因。(10分)
材料一: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但为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却是一条必经之路。
材料二:我国是农业大国,十二五规划所设定的低碳之路中,传统农业的低碳转型对于整个国家今后5年低碳攻坚之路也尤为关键。数据显示,农业农村污染已经占到全国污染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农业节能低碳的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全国每年化肥使用量达4700万吨,利用率仅为35%左右;农药使用量140多万吨,利用率仅为30%左右;灌溉用水效率仅为45%;大量畜禽粪便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
(1)请你分析企业面对低碳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12分)
(2)结合所学经济常识知识分析我国农业应如何走上低碳经济之路?(12分)
某校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整理各类大型活动的理念与口号时,发现这些理念与口号都表达了组织者对活动的愿景和祝福,同时,这些理念与口号一般还都具有国际性、新颖性、互动性、亲和力、感召力等特征。诸如:
①2010年8月14日—8月26日,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新加坡举行,理念与口号——“运动使身体更健康!”
②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2014年将在中国南京市举行。申办宗旨为“让青年走进奥运,让奥运拥抱青年”。理念与口号——“与青奥共成长”。
③2009年济南第十一届全运会理念与口号——“和谐中国,全民全运”。
④2010年11月12日—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理念与口号——“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1)假如你是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结合上述一则材料,说明选择适当的“理念与口号”的哲学依据。
有人认为活动“理念与口号”的提炼、确定,就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创新。
(2)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请你谈谈怎样实现文化元素的创新。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中国未来五年规划的建议引人注目。建议指出:要全面评价我国发展现状,既要看到发展成绩的大一面,又要看到发展水平不够高的一面;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更加关注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不仅“国强”,更要“民富”。
请你谈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中国未来五年规划的建议说明了那些哲学道理。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的成功发射,中国的“航天精神”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焦点。材料一: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宣传标语:“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航天人的严谨让我们感动。
材料二:随着“嫦娥工程”的成功,面对科技界有可能出现的盲目升空探测热的状况,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81岁的孙家栋清醒地认为:中国的航天人“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实事是,璐谩驽实实一步一步走。”不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冒进,只会花了学费又没买着经验。
材料三: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双想”几乎是每个航天人发射前都会做的一件事:即回想迂去工作中.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预想真正发射时可能会出现的意外状况,如何应对。发射不到,双想不止。
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的“航天精神”给你怎样的哲学感悟?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越来越多灾后重建重生的故事感染着人们。
材料一:刘刚均,在地震酌非常态情况下,无麻醉切断了一条腿,勇敢自救,虽一度沉沦,但最终重新站立,走出一条自主创业、真诚为民服务的道路。
材料二:刺绣女钟思琪是生产自救的模范,她抱定“我们要靠的永远都是自己”的信念,带领同村其他绣女们坚强地站了起来,依靠刺绣这门传统手艺在灾后重建中未显身手,在穿针引线中重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绣出了美好的未来。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中展现的精神的共同内涵是什么?
(2)当今社会,弘扬这种精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培育这种精神?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