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中华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材料二:为了建立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党中央深入研究当前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促进世界和平发展,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2015年2月1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相关知识,分析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论角度说明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前提是什么?并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八届四中全会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我国的法治建设要尊重人民实践创造,遵从法治规律,从法律制度建构层面,对管人管权管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长远解决方案,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材料二:我国探索依法治国取得了不少经验。通过制定《合同法》、酒驾新规等,使人们从开始的不相信,到观望;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以法律约束公民的行为。政府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权力的边界,提高权力运行的“光照度”,规范权力运作。党员干部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性。
(2)根据材料二,从政治生活角度,探讨我国应如何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三: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其中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一原则。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法治国家才能最终实现。让人民群众真正参加到法治建设中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必须依靠法制,让人民参与和监督, “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
(3)联系材料三,从文化作用的角度,谈谈你对“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对依法治国作用的理解。
(4)有人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推动作用。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加以评析。
201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际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很快会公布,“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有“思路”才有“丝路”。
(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应贯彻的唯物论思想。
材料二: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2)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相关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
协商精神比金贵。通过协商,可以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阅读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工作历时半年,修改了四五十稿。一些研究单位、智库的专家参与了起草工作,报告亦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和国外专家的意见。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大会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务院是如何贯彻协商精神的?
材料二:民生环保首入政府工作报告主要预期目标。对此,代表委员们认为,应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区域间、国家间合作。要分区域、分阶段、分行业确立、实现环保目标。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环保问题任重道远,我们要有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毅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境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2分)
43.2014年11月10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在北京“水立方”举行,晚宴主题为“上善若水,同舟共济”。这一主题引起了某校高二(1)班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围绕“上善若水”的寓意,结合APEC会议开展了探究活动。
链接:“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
【上善若水·互联互通】
(1)从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角度,分析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对亚太各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上善若水·同舟共济】
(2)请运用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综合评价上述观点。
【上善若水·从善如流】
(3)水的上述品性对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具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经济新常态 四川新作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表一:2010年、2014年三大产业投资增速情况比较
注:与2013年相比成品钢材增长2.9%,水泥增长4.9%,白酒增长5.6%,化学药品原药增长62.8%,汽车增长19.1%,电子计算机整机增长22.9%。
表二:2010、2014年四川省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项目 |
生产总值 |
财政收入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010年 |
15.1% |
32% |
15.1% |
11.7% |
2014年 |
8.5% |
9.8% |
11.5% |
9.0% |
注:2014年全国GDP增速为7.4%,世界经济将增长2.6%。
材料一:沉甸甸的数据,既折射四川的“分量”,也折射四川的“担当”。面对全国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四川是否有条件保持一个高于全国的合理增长,参与四川省2015年经济工作会的代表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与建议(详见下表)。
与会代表的主张或建议 |
作用 |
四川简单再生产的空间在减少,传统要素的推动力在减弱,新技术的孕育和突破期在延长,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
① |
“主动作为就能挖掘出经济增长的潜力。”并列举了2014年省委省政府在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 |
② |
“更多还必须依靠市场。”并指出打造长江经济带以及天府新区等建设,需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一视同仁。 |
③ |
2015年,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以及我国已签署合作协议的14个国家间自贸区,开展系列经贸投资活动。 |
④ |
材料二: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新常态下,“建言”还需“见行”,顺势而动更需与法同行。《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因此政府在履行行政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依法科学民主,自觉接受监督。
(1)根据表一和表二中的信息(含注),概括我省经济发展的新态势。
(2)请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谈材料一中系列主张与建议的作用。
(3)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
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巨大的社会动员活动。历时两年多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现在已进入主要数据发布和后期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材料一:表.2008~2013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状况
|
产业规模 |
经济效益 |
创新能力 |
||||
|
规模以上企业数 |
从业人员 |
主营业务收入 |
实现利润总额 |
规模以上投入研发经费 |
申请发明专利 |
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 |
2013年 |
26894家 |
1293.7万人 |
116048.9亿元 |
7233.7亿元 |
2034.3亿元 |
7.4万件 |
3.1万亿元 |
比2008年增长(加) |
1077家 |
36.9% |
108.2% |
165.5% |
178.2% |
179% |
127% |
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4-12-16 10:00
注: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一(表 )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材料二: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了解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进一步查实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摸清我国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全面更新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2)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说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意义。
材料三: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地方各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通力协作配合,确保了普查的顺利实施。认真借鉴历次普查经验,广泛吸收各方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经过多项认真试点。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了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提高了工作效率。组成抽查组,开展严密的事后质量抽查;邀请地方媒体记者,通过互联网公开招聘社会人士作为义务督察员,全程参加事后质量抽查。
(3)材料三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业内人士指出,因为要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习惯和需求,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来的电子银行业务必然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其本质始终在于提供更优质的银行服务。
(1)概括该图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互联网快速发展对银行和客户带来的影响。
材料二: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犯罪等,甚至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形成了新的挑战,也对行业发展、人才队伍、相关政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课题。互联网到底是阿里巴巴的宝库,还是潘多拉的魔盒?这取决于各国政府如何认真应对,谋求共治。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如何应对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带来的挑战。
材料三:“大喇叭”年代。上世纪60年代,高音大喇叭把雷锋精神送进大街小巷。“电视机”年代。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把女排精神送进千家万户。
“互联网”年代。当今年代,很多人随身携带4G手机、平板电脑,随时上互联网,随时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与事。根据这种情况,眼下有多个主流网站同时推出《好人365》栏目,每天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说的都是人们身边的事,赞的都是身边的人,激发了大家的共鸣,得到广大网友的热捧。
材料四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式阅读”日益盛行。这种阅读方式大多借助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具有方便快捷、生动、轻松等特点,但往往浮光掠影,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提升阅读的品味和质量,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谈谈在文化建设上应该采取的合理做法。
(4)结合材料四,运用意识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该如何克服“快餐式阅读”的局限。
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依法治国”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必将有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具有划时代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材料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国各方的共同责任。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依据材料分别说明各政治生活主体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省2013年提出,到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4万亿,比2010年翻一番,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湖北经济发展面临一些深层次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武汉市“一城独大”,其经济影响很难覆盖到全省各地,尤其是鄂西北、鄂西南地区。而肩负着辐射带动鄂西南和鄂西北发展重任的宜昌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经济实力还比较不足,辐射带动作用有限。有人说,湖北经济武汉是鸟头,宜昌和襄阳是鸟的两翼,这只大鸟究竟能飞多高,一定意义上更取决于两翼的力量。二是科技优势“应优不优”。湖北作为科教大省,拥有120多所高校、1500多家科研开发机构、132万研发人员,高层次科技人才高居全国前列、中部之首,然而科教转化经济的效率低,产业衔接应用不够,产学研深度结合机制有待突破。科教优势仍然停留在要素优势阶段,未能直接体现为生产力。三是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县城经济总量偏小,缺乏强县支撑;产业层次偏低,缺乏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带动;城乡区域发展中的二元结构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县域群众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如何通过促进“两翼”经济发展,带动湖北经济的腾飞。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政府职能和原则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我省科技资源在转化生产力中“应优不优”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亿元)及其增长速度(%)
年份 |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
集体企业 |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私营企业 |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利润总额 |
比上年增长 |
|
2011 |
14989 |
15.0 |
882 |
34.0 |
14038 |
10.6 |
16620 |
46.0 |
2012 |
14163 |
-5.1 |
819 |
-7.5 |
12688 |
-4.1 |
18172 |
20.0 |
2013 |
15194 |
6.4 |
825 |
2.1 |
14599 |
15.5 |
20876 |
14.8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1、2012、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2011年我国GDP471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2012年GDP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2013年我国GDP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为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某地政府切实落实鼓励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健全创新激励机制,积极落实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1)分析材料一中所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就解决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该地政府为什么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体制环境。
《苍穹之下》是一部时长超过103分钟,以讲述柴静本人进行雾霾调查为主要内容的纪录片。《苍穹之下》这部纪录片是柴静通过现场演讲的这种方式将本该情节沉闷、节奏平缓纪录片变成了一场“故事会”。真人的演讲和视频、图片和动画交替和配合,让观众在观看时丝毫感觉不到无聊和沉重,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未来不应该是病毒、肿瘤和雾霾!
2015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201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也就此拉开。因此,各大网报通过论坛、微博、微信推出《如果我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大调查。在记者的采访中,也许是受《苍穹之下》的影响,被采访人员对环境污染问题都十分关注。
《苍穹之下》这部纪录片播出后引起了市民的广泛共鸣,其中有市民接受采访说,“看了柴静的《苍穹之下》,意识到我国环境污染、雾霾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了,不光影响人们健康,同时也影响我国的国际名声”。“现在大家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上长,许多有识之士也提出不少的办法和举措,希望政府能倾听并采纳他们的一些意见,群策群力共同治理雾霾天气。”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应如何治理环境污染问题。
(2)有人认为,只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行使国家权力,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3)“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未来不应该是病毒、肿瘤和雾霾”,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向污染宣战提出应对之策。
材利一: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14年11月11日在北京雁栖湖举行。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于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举行了深入、坦诚、建设性的会谈。双方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材料二:“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鲜明阐述“亚太梦想”这一概念。“中国梦和亚太梦息息相关”“同一个亚太,同一个梦想”,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潮流,完全可以做到和谐对接;与“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亚太梦想,完全能够实现同频共振。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阐述中美两国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的原因。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分析中国梦与亚太梦同频共振的理论依据.
材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4年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会议从九个方面详细解读“经济发展新常态”,会议表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材料二: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这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可以说,“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解读材料一中的“经济新常态”。
(2)结合材料一二知识,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相关知识,阐释新常态“一半是描述现实,一半又勾画了理想”所蕴含的哲学道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中华民族为实现“强国梦”孜孜探索。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着“中国梦.强国梦”为主题,通过上网、微信查阅资料搜集到以下信息,请你参与探究。
[经济转型·面对新常态]
告别了30多年的高歌猛进,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的经济运行突出表现为:一、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二、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三、收入结构中的企业收入占比重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四、动力结构中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平稳运行。
[一带一路·转变新思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成。历史上,陆上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它将充分依靠中国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破原有点状、块状的区域发展模式,更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联络“一带一路”蕴含的哲理。
[科技进步·文化大发展]
科技进步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驱动、支撑和提升作用。科技进步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科技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作用。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