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政治试题 / 综合题
高中政治

材料:“人的城镇化”是当今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整个进程强调“以人为本”。随着一座座现代化小区拔地而起,人们的居家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身边的生活既充满幸福和快乐,也伴随着烦恼和忧愁。当我们遇到了下列事情时,又当何去何从?

设定主体
具体情境
假如我是普通公民
小王在城区的旧家,因涉及道路扩建,但在未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被政府执法大队强行拆除
假如我是人大代表
本小区由于交通配套设施不合理,居民饱受出行之难,有人向人大代表反映
假如我是居委会主任
小区养狗日增,引发养狗人和不养狗人之间的矛盾,存在较大的治安隐患
假如我是户籍民警
新生儿父母到派出所登记户口未带齐相应证明

 
根据材料的设定主体和具体情境,运用《政治生活》的观点,分别说明可行的解决办法和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情景一:星期六是敏敏的l4岁生日,几个要好的同学都要参加她的生日聚会,想到自己的家境并不宽裕,父母上班又忙,于是她婉言谢绝了。
情景二:放学后敏敏没有做值日就回家了。路上好朋友东东约她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去了。结果第二天没有交上作业,班主任了解事情的真相后,为了防微杜渐,决定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展开讨论解决问题。
请你结合上述情景,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1)请为本次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2)敏敏有哪些长处值得我们学习?
(3)敏敏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为什么?
(4)在班会讨论中,请你说说沉迷网络的危害。
(5)请你为正确使用网络出谋划策。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请探寻“水”中的哲理。
水多——洪涝灾害频繁。2014年,我国437条河流发生了超警以上洪水,损失巨大。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须面对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
水脏——我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一些地区“有河皆污,有水皆脏”。
定水策——严守“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推动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兴水利——珠江调水,引江济太,南水北调,一个个调水工程使江河成网,水系连通,犹如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脉,为城乡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说明我们如何才能取得治水事业的成功?
材料二:2014年10月22日,北京市经历了一场漫天的雾霾,人们非常留恋早前的“APEC蓝”。近几年来“雾霾”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究其成因,人们开始深刻反思目前生产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开始呼吁一种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从而减低碳排放的低碳生活方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相关知识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
材料三:2014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于11月5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如何既确保APEC峰会高质量完成,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是峰会组织者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北京初冬易发雾霾气象,北京环保部门表示:APEC期间北京将参照2008年奥运会模式,坚决抓好以电力、冶金、建材、石化、焦化等行业为重点的工业企业停产限产,减少污染排放,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其时间跨度和范围可能没有奥运期间那么大。
(3)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英文说法,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视觉化的信息表达方式,具有一定含义并能够使人理解的视觉图形。具有简洁、明确、一目了然的视觉传递效果
2012年5月29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在西湖博物馆召开发布会,正式揭幕西湖LOGO。
西湖LOGO终于火热出炉 西湖LOGO蓝白二色,好似勾勒一幅水墨画,巧妙融合“一湖一月一潭一印”四大元素,既有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内涵阐述,又有幸福和谐之湖的直观感受。西湖LOGO传达和代表了三层信息和涵义,首先是中国文化。以中国传统水墨画表现手法,辅以中国印,体现出了西湖文化景观历史的源远流长;其次是西湖特征。潭、月有机融合,潭中印月、月中印潭,体现出“天人合一、湖天一碧”的意境,有效传递出了西湖特征;第三层含义是三生万物。LOGO中的潭由三个白色圆点变形而来,包含“三生万物”的内涵理念,表达出西湖大气开放的包容性。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西湖LOGO在1500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的道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重庆人要知重庆事,阅读以下材料(摘自2015年1月18日,重庆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了解今年市政府的相关工作任务,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挖掘地域文化;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活国有文化资源,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推进万达文旅城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增强重庆文化整体实力;倡导全民阅读,继续坚持三峡博物馆、重庆科技馆等历史、科技资源向市民免费开放;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工作;加强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保护和利用,传承历史文脉。
(1)结合文化生活,分析材料一中重庆市推进文化建设各项政策的理论依据。
材料二: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坚持走高质量、可持续、广包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展开新型城镇化试点区建设。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区,因地制宜,严控城镇建设盲目扩张。统筹城乡发展,在各地各区的城镇化建设中,都要全面看待城镇与农村的关系,不可简单粗暴,整齐划一。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角度,分析这些工作要求中蕴含的哲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实践与探究
【十面霾伏】
近年来,我国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多地PM2.5指数频临爆表,四川虽然地处西南,也有多个城市在重度污染城市排名中上榜,南充“榜上有名”。下图是四川某市PM2.5来源分析


注: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
【人霾之战】对于雾霾天气,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污染防治:淘汰燃煤小锅炉,推进燃煤电厂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等;国家还加强司法保障,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环保法明确规定“对拒不改正的排污企业实施按日计罚”,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定胜霾】面对雾霾,很多百姓以“厚德载雾”,“自强不吸”,“霾头苦干”等词来调侃自己无奈的生存环境和表明战胜雾霾的信心。人民网网友“论霾”说:能否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进一步落实治霾各方责任,消除百姓“心肺之患”,使APEC蓝成为新常态,人民翘首以盼。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材料一反应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国家高度重视环境问题,主要体现了我国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哪一发展战略?该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3)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必须贯彻执行“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请回答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它的基本要求又是什么?
(4)建设美丽家乡,让我们不再指责和埋怨,从我做起。作为中学生,你将怎样行动呢?(至少写四条,共8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14年按收入来源分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占比

注: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图2:2010—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注:201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9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6368亿元,增长11.8%;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6027亿元,增长12.9%。
材料二:从消费学角度来讲,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层次会发生显著变化,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业态便应运而生。2014年,家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家具品牌开始瞄准年轻消费群体,开发或者推出了“年轻化”的家具和家装套餐产品。业内人士表示,抢占年轻消费市场,将成为未来衣柜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信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国内家居市场的走向带来重要影响。
(1)解读材料一蕴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消费、生产、劳动 、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谈谈国家应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3)结合材料二,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知识,谈谈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的经济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山东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注重引入国学经典,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并赋予时代精神。各街道村庄将国学经典名言、故事彩绘、雕刻到各街巷楼院墙,有的还将国学经典故事改编为百姓乐见的短剧组织巡回演出。各中小学在每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广泛开展国学经典展演等活动。
材料二:最近,山东、广东、北京等地将出版国学教材,在秋季中小学开设国学必修课。在如何将国学经典引入中小学课堂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甲专家认为,国学经典进入中小学课堂,必须进行删减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解读;乙专家认为,学习国学经典,不应该删减,要保持经典原样、保持作品完整性,这样利于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培养正确的历史文化观。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如何体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依据材料二,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原理评价上述专家的意见。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15年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指出,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
23年前,习近平在《摆脱贫困》著作中谈及扶贫工作时就说,“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强调了“扶贫先要扶志”以及经济建设对于扶贫的重要性。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说如何阻止农村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使市场在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严重恶化,已达到“严重污染”标准,我国雾霾治理刻不容缓。
一、秉承发展理念
洁净的空气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使环境治理成为全社会参与的事业,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为此,政府要营造一个助推环境保护的制度环境,出台鼓励科技创新等政策,实施财政补贴、绿色信贷等措施。‘企业要积极跟进,把节能减排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加入发展低碳经济的“集体行动”。低碳生活更要靠人人转变观念,树立环保意识,使日常生产生活践行环保成为一种自觉。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二、借鉴他国经验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在曾经的“雾都”伦敦,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蓝天白云。英国的做法是:首先,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升雾霾治理的法制化水平。其次,提高空气质量监测水平,明确雾霾治理的重点区域。再次,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
(2)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英国雾霾治理的宝贵经验与做法对我国政府有哪些启示?
三、探究雾霾原因.
近年来,我国雾霾发生呈现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太、污染重等特点。雾霾天气直接原因是该时间段冷空气较弱和持续干旱,大气扩散务件非常差,根本原因是走气污染严重。一方面,85%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来自火电厂以及非金属矿物生产,炼钢、化工制造和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另一方面,北方居民冬天燃煤供暖排放二氧化硫、物流业快速增长、私家车快速增长等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剧增,我国内地汽油质量标准低,硫含量比欧洲高15倍,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危害.
(3)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刀原理为降低雾霾天气带来的危害提两条合理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促进文化繁荣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专家认为“文化如人,有了性格就变得鲜活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见,只能是别人的影子受人摆布,文化亦如此。没有性格的文化就没了脾气,自然也不会有什么自信可言.如何让文化有性格呢,一是要传承,不忌本,传统文化最经典的东西继承下来;二是要吸收,只要有营养,对中华文化有益,尽管拿来;三是要创新,时代总是不断更迭,再优秀的文化都有属于它的时代,辉煌过后,总要重头来过,因此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用最美的音符奏出中国文化最强音。”
(1)结合材料,谈谈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背景下,如何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  
(2)增强文化自信需要广大青少年的参与。请为广大青少年提出合理化建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表一:2015年1-3月份我国GDP增长核算数据

 
绝对额(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GDP
140667
7.0
第一产业
7770
3.2
第二产业
60292
6.4
第三产业
72605
7.9

 
表二:2014年一季度以来我国GDP环比和同比增长速度

 
GDP环比增长速度(%)
GDP同比增长速度(%)
2014年1季度
1.6
7.4
2014年2季度
2.0
7.5
2014年3季度
1.9
7.3
2014年4季度
1.5
7.3
2015年1季度
1.3
7.0

注:1.环比增长速度为经季节调整后与上一季度对比的增长速度;
2.同比增长速度为与上年同期对比的增长速度。
表三:2014年1-3以来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数据

注:201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751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5%),增速比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环比速度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04%。
材料二:针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李克强总理指出:必须协调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概括表一和表二反映的经济问题并简要说明表三与表一、表二的关系。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形势出谋划策。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央党政机关和全国人大应当如何为“互联网+”行动计划创造条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运用有关人民群众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的主题是“构建负责任伙伴关系,促进可持续增长与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2010—2012年中欧双边贸易情况

注: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1年中欧贸易“双反”战、2012年中欧光伏贸易战,贸易摩擦不断。
表1:2013年中欧投资比较                                              单位:亿美元

 
总额
同比增长
总投资占比
主要涉及领域
欧盟对华
直接投资
65.2
21.9%
20%
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农业食品、环保产品、IT电子和金融服务等
中国对欧盟
直接投资
36.2
6.2%
1.4%
通信设备和服务、工业机械、设备等

注: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境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7%的目标。
材料二:古丝绸之路是链接亚洲和欧洲、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纽带。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曾得益于东方古代智慧的滋养,亚洲的现代化进程更离不开向欧洲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成果的学习。“东风西渐”、“西风东渐”各领风骚,促进了亚欧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着眼点是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以文化的交流交融为经济建设搭桥铺路,使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活力。
材料三:我国提出的建设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旨在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在区域合作新格局中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像古代丝绸之路一样,“一带一路”不仅仅是陆海贸易通道,和人流、物流一起东奔西走的,更有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文化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将世界的机遇变成中国的机遇,将中国的机遇变成世界的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可谓是“一子落而满盘活”。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请你简要说明促进“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的文化意义?并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有关知识,阐明我们国家对待中欧文化交流交融应持有的态度。
(3)根据材料三,从辩证法角度,说明我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蕴含的哲学依据。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政治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