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分析题
据医学史料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了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某市某中学高三(19)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就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的讨论,部分同学观点摘录如下:
学生甲: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学生乙: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人才的培养
学生丙: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同时要借鉴各国的优秀成果
学生丁:我国的科技创新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但部分关键技术还落后于发达国家
……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材料一: 2012年,英国迎来隆重的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在位60年间,伊丽莎白二世曾出访海外300多次,在英国各地访问2.5万多次,主持了超过100次国宴,收到过350万封信件,授予了近40万个荣誉头衔和奖项。但是,她从不试图影响英国政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发表任何未经英国政府认可的政治观点。
材料二: 2012年3月19日,法国宪法委员会宣布,来自不同政党的10名候选人将参加2012年法国总统竞选。目前,左派社会党的奥朗德、右派人民运动联盟的萨科齐和极右政党“国民阵线”主席玛丽娜•勒庞被认为是最具竞争力的3名候选人。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英、法两国政体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英、法两国政体“异中有同、殊途同归”。请运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对此进行说明。
有人认为,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正在逐步削弱。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加以评析。(10分)
英国博物学、生物进化的奠基人达尔文有一句名言:“对于科学,坚持者必可成功。”据此回答问题:
上述名言蕴涵的哲理是
A.事物是不断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的 |
B.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
上述名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 B.要坚信科学必然战胜谬误 |
C.要坚持适度原则 | D.要重视量的积累 |
材料一:2012年3月23日,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深化法治江苏建设大会上强调,要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盼,突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创造公平正义、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江苏省委强调法治江苏建设的政治依据?
材料二:法治建设需要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真正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须赔偿。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2)请运用所学知识在下图空白处填上适当的监督形式,并说明理由。
监督形式一: 理由:
监督形式二: 理由: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诞生于改革之中,与改革相生相伴。
材料一:习近平指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改革依然面临很多难题,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改革是为了人民,关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前途,我们深信,对于那些埋头苦干的人,对那些真正的改革者,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材料二:李克强:“如果说,前30年,我们更多的是靠勤劳的话,再往后走,我们更多的应该靠智慧,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果有1、2亿人能够去创业、创新的话,将会给我们整个经济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可以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发动机、新引擎。当然,创业创新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
(1)运用发展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改革之路从无坦途”。
(2)用发展和联系的知识回答,假如你是一个创业者,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
材料 我国已经实现了1949年开始的社会制度和1978年为标志的经济体制两波历史大转型。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但社会经济结构仍不合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难以满足。目前,第三波历史大转型已提上日程,其核心发展战略是:人本,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绿色,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是指导这一大转型的纲领性文件。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三波历史大转型的认识。
材料 十二生肖源于中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来纪年。十二生肖既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同时,十二生肖也随着算命术的盛行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把生肖与人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的十二星座说相似。
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就如何才能把握命运实现梦想提出你的建议。
材料一:在我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政权,各民主党派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材料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牺牲、探索、奋斗的伟大追求。中国梦需要共建共享,要形成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所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汇聚在这面大旗之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形成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表明我国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一种什么关系?
(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公民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出力献策?
材料一: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它能直接进入肺部,甚至渗入血液,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中共中央对此十分关注,指出,空气质量也是民生,PM2.5治理应上升到国家层面,建议由环保部牵头,国家环保部起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草案),广泛征求民意,明确PM2.5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关注“空气质量问题”的政治学依据。
材料二:江苏省率先在13个省市建立了监察点,并于2012年4月1日在江苏省环保厅的网站上公布包括13个市的PM2.5的监测数据。公众发现江苏省选取的监测点有些位于学校、公园、绿地附近,对这些“环境优美”监测点产生质疑:“太绿化”、“太生态”的监测点测出的数据,是否掩盖空气真实污染程度?
(2)请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有关知识说说空气监测如何做到取信于民?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大学生对某区农村文化生活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农村一些地方文化生活“活动少、渠道窄、形式旧”、“一个月过年、两个月种田、九个月賭钱(打麻将、六合彩)”的现象普遍存在,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十分突出。农村文化内容单薄,创新乏力,还停留在电視节目等几种简单的形式上,纺织剪纸、杂技花灯等传统文化的後盖面不升反降,电脑网络、数字电影等文化形式进入缓慢、推广困难,更难见到创新农村文化形式的新举措和新尝试。
材料二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視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建设农村特色文化,因地制宜促进涉农文化产业发展,从而不断缩小城乡文化产业差距,推动城乡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1) 用辩证否定观对材料一中农村“传统文化的覆盖面不升反降“现象反映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2)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阐述材料二中推动农村文化发展措施的哲学依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请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我国民族与宗教的知识,分析政府应怎样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政府应履行哪些职能?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 2014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相聚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大会期间收到的各项议案中,“保增长,重民生、扩内需、调结构”成为代表们议论和关注的焦点。
材料三:在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对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审查和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等。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
(2)上述材料揭示了人大代表的哪些权力?
(3)人大代表在履职时要做到反映百姓心声、为老百姓办事。这反映了人大代表与人民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在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翻阅我国法律规定的调节制度,包括诉讼中的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民间纠纷调解以及其他方面的调解制度,都可以看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并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进行制度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制度,如证券制度等,则是在学习国外立法经验基础上补充善而成的。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根据国情和实际对传统法制文化、外来法律制度加以改选和创新,大大加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步伐。
(1)简要回答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立法是如何实现不断创新的。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