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中国“和合”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回归中华传统文化。对此应如何认识?
有人认为,我国之所以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因为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请对此辨析。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中国人民不断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进一步坚定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信念,凝聚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共识。201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广东调研时指出,20年前邓小平南巡关于“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的教导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提升中国制造的形象,我国通过CNN等国际主流媒体,推出一系列全球广告。国外媒体普遍认为这些广告是“商务部购买广告时段投放国际主流媒体”,针对这一看法,中国商务部广告协会负责人说:“广告并非商务部投放,而是在商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由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中国轻工工艺进出口商会、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等四家商会联合制作完成,并投放。商务部所做的都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没有越位。”
请你结合《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评价商务部这一做法。
2011年,为减轻物价上涨压力,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方面冻结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锒行的可贷资金,増加了企业尤其是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使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为此,2011年10月12日,国务院专门研究确定支持小型和徽型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如何破解当前的发展困境,是众多小微型企业家必须面对的问题。小徽型企业要想在资金“宽”与“紧”的周期性变动中不被淘汰,必须打造核心竞争力。有人认为当前融资困难对小微型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的合理性。(8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由“生产性财政”向“公共财政”转轨。某班同学就浙江省加大对民生的财政投入问题开展讨论。同学甲认为政府可根据民生需求随意直接分配财政支出资金,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同学乙认为民生非常重要,政府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民生支出,才能有效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学丙认为只要政府大量加大民生支出,就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运用“国家财政”中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三位同学观点中的不合理之处。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国家环保部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首次将PM2.5列入监测项目,并提出分期实施新标准的时间要求。
但有市民认为,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应立即实施,不应分期实施。理由在于:
其一: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按照新标准将有2/3城市不达标。
其二: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超过沙尘暴,早日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
请运用矛盾观的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当下,中学生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而禁止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这种做法确实限制和减少了手机对一部分中学生的不利影响,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影响了不少学生正确和正当地使用手机,如跟家人朋友联系,上网查资料等……。
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评析学校的做法。
结构性减税,主要是从优化税制结构、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着手,其落脚点是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收负担,从而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促进就业、调整经济结构,特别是在调节收入分配、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结构调整、城乡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继续推进实施结构性减税计划,这将会使6000多万居民一年增加可支配收入600亿元,63%的个体工商户得到实惠,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扩大了就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有人认为实施好“结构性减税”计划,是政府部门的事,与我们公民无关。请你运用材料,运用“公民与政府”的有关知识评析此观点。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许多同学都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种的话(好话、坏话、正确的、错误的)都能说,各种意见(赞成的、批评的、反对的)都能发表,不担心戴帽子、打棍子、抓辫子,不担心“秋后算账”,不同意见能争个你死我活的,不需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
有同学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中走失”。请你运用哲学知识对这种观点进行评析。(8分)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