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面接收了之前存在的各类国、私立中小学和大学,转为公办学校,统一教材、教案并建立考试制度。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

推动教育在全国的普及

B.

确保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C.

回应教育现代化的诉求

D.

巩固近代教育发展的成果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各苏区涌现出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广为流传,如"山歌越唱音越高,二胡来和紫竹箫;苏区山歌像团火,唱得处处红旗飘"。此类歌谣的涌现

A.

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B.

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C.

发挥了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

D.

反映了苏区宣传的巨大成功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

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B.

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

D.

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

A.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

B.

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

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

D.

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间人种红薯":江西大廣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

富民思想的践行

B.

新农作物的传播

C.

饮食结构的改变

D.

人地矛盾的加剧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北宋中期以后乡村出现了受雇于高豪之家的代役人,顶替雇主到地方官府当差。募役法实行后,这一类代役人大部分被国家认可,南宋时渐成常态。代役人现象的普及

A.

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

B.

加剧了乡村阶层对立

C.

削弱了基层治理能力

D.

加速了农村人口流动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三国时期,孙吴立国江东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个年号,如黄龙、赤乌、神风、天册、天玺、天纪等,而曹魏和蜀汉此类符瑞年号较少。据此可知,孙吴政权

A.

推崇天人感应思想

B.

权力更迭导致年号更换频繁

C.

借助年号宣扬正统

D.

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导地位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1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

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

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

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

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关于夏朝,先秦文献多次言及"夏""有夏";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考古实践,以探索"夏墟"的存在。这反映了

A.

先秦文献的可靠性

B.

出土古文字材料的关键性

C.

考古发掘的重要性

D.

文献与实物互补的必要性

来源: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福建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学者以"科学家"为检索词,选取相关时间尺度,对《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出语义网络图谱统计结果(字体大小与出现频次正相关),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

--据徐素田、汪凯《社会语境变迁下的中国科学家媒介形象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来源:2021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辽宁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 486年以后,德意志开始了新一轮帝国层面的国家构建。

1517年,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1521年,帝国议会通过决议,禁止在德意志传插路德的思想。同时,颁布法令,规定帝国内部实行永久性和平,帝国成员间的纠纷不得通过武力解决。查理五世皇帝和各等级达成一致:整个帝国设10个行政区,重组帝国最高法院,除由皇帝任命的大法官外,帝国最高法院共有24名陪审法官,其中,皇帝可以独自任命6名,其他法官由教会选侯与行政区、世俗选侯与行政区、皇帝与帝国各等级联合任命。帝国各等级同意根据"税收和军事摊派相综合"的方式,由选侯和世俗候爵、伯爵,男爵、大主教、主教、高级教士、帝国女修道院院长和帝国城市组建帝国军队。

从1520年到1599年,帝国议会每10年召开的次数依次为9次、3次,8次、4次、5次、3次、1次、2次。

--摘编自马克斯·布劳巴赫《德意志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取得的进展。(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的影响。(5分)

来源:2021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辽宁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历史上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国之大者"。鲁成公十三年(公元前578年),刘康公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敕曰:"漕运通流,国之大计。"明洪武十年(1377年)太祖曰:"赏罚者,国之大权,人君操赏罚之权,以御天下。"

--据《左传》《汉书》《唐会要》《明实录》

材料二

光绪二十七年(190年),张之洞连上《通遵筹议变法谨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及《遵旨筹议变法谨拟采用西法十一条折》,认为:"盖立国之道,大要有三:一曰治,二曰富,三曰强国。"

--据《张之洞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康公,汉文帝、唐德宗,明太祖,张之洞提出"国之大者"主题的时代背景。

(2)让人民生活幸福是我们今天的"国之大者",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古今确立"国之大者"主题的因素。

来源:2021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辽宁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宋代比较重视培养儿童的礼仪。宋代家礼主要有冠、婚、丧、祭四大类。司马光根据古礼及民间冠礼实际情况,把"男子二十,冠而字"改为"年十二至二十皆可冠",朱熹将下限改为十五岁。祠堂是家训的主要实施场所,如金溪陆氏家族,"(陆)九韶以训戒之辞为韵语,晨兴,家长率众子弟谒先祠毕,击鼓诵其辞,使列听之"。儿童在家礼中得到了"洒扫应对进退"的礼仪规范训练。

--摘编自陈戍国《中国礼制史》等

材料二

宋人笔下涌现出诸多"好孩子"形象。比如,赵令赫"幼而秀颖,自异于群儿中。或戏之,则正色俨然,笑语不妄。记识敏悟,四岁受《孝经》,六岁通《论语》,七岁能为二韵诗。丧父,哀毁如成人"。周谔"生而秀颖,十岁如成人,十四入太学,力学勤苦,登元丰二年进士第"。董仲永"幼而端谨,不为儿嬉事,便若成人"。

--摘编自周扬波《宋人的儿童观》等

(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宋代培养儿童的途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人心目中"好孩子"形象确立的原因。

来源:2021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辽宁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图2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盟成员国示意图。

图2

符合欧盟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A.

①③②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①②

来源:2021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辽宁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

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

B.

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

C.

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D.

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来源:2021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辽宁卷)(含答案与解析)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