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

A.

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

A.

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

B.

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权益

C.

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

D.

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

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

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

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

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

A.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

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

党的中心任务确立

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

A.

绅士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

B.

“尊士践商”的积习遭弃

C.

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

D.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皇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

A.

“百姓日用即道”

B.

“心外无物”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工商皆本”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

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

B.

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

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

D.

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如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兼并程度

B.

经济发展水平

C.

人口自然增长

D.

移民流入数量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

A.

实录历史事实

B.

提升周王权威

C.

维护等级秩序

D.

强调文化差异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全国甲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ㅤㅤ1919年12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慕。1920年1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人成行。

ㅤㅤ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

ㅤㅤ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

ㅤㅤ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息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

ㅤㅤ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

——改编自李国芳《一九二〇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ㅤㅤ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荤《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ㅤㅤ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对图片的合理解释是(  )

A.

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

B.

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

C.

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D.

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内阁逐渐走向集权

B.

内阁议会权限不明

C.

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D.

议会体制受到损害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世纪后期,欧洲各国纷纷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并勘定地界、树立界碑、出版地图,向公众传达有关国土疆域的信息。这一现象反映(  )

A.

近代地形勘测技术的进步

B.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

C.

谈判是解决争端的主要手段

D.

地图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依据

来源: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湖南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