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82年第55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最出风头的影片是获奖八项的《甘地传》,而最出风头的人物是作古多年的印度“国父”——甘地。因本片而得奖的多位领奖人,上台后强调的一句话就是: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
材料二、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材料三、伟人倒下了,逝去了。但是他毕生奋斗、培植、呵护建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却稳固长存,他所建立的民主、自由、独立的国家理念从此深入人心,成为世界政治的前进方向。他那无以伦比的军人勇气,政治家的风范,至高的荣誉感和人格魅力将永放光彩,伟人不仅属于美国,他也属于世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真正应该获奖的是甘地本人”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哪些不懈的斗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做了哪些努力?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甘地、孙中山、华盛顿三人在为民族国家独立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手段有何不同?
在中西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
材料二、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那些我们现在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去研究哲学,使政治权力与哲学家理智结合起来,而把那些现在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搞政治的碌碌无为之辈排斥出去,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得到安宁,全人类也不能免于灾难。——《柏拉图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孔子的思想?
(2)阅读材料二,分析柏拉图提出哲学家王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的哲学家王的主张与孔子的内圣外王的理论有何异同之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我团结人民去谋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还没有做到?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那奥林柏斯诸神的伟大母亲,黑土,将是最好的证人一一因为正是我,为它拔掉了树立着的许多界标:以前他曾是一个奴隶,而现在已经自由。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是无辜被害,也有的是因故出卖; ……我都使他们解放”。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 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材料三: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贵族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与平民阶级相比,贵族阶级享有更多的特权,拥有更大的政治权利。
回答 :
(1) 材料一、二反映了梭伦改革措施中的哪个方面的内容? 这些内容的实施对雅典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积极的影响?
(2)材料三反映商鞅变法中哪些主要的规定?
(3)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是如何限制、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为什么个人的结局会是相反的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之《哈姆雷特》
材料三:(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四: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巳而矣。向使天下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普罗泰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的?
(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对人的看法的思想内涵发展了什么重大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依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的这一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什么思想有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两者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试述80年代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律内容庞杂,有关国家事物的,如《内史杂律》规定内史职事;有关职官管理的,如《置吏律》、《除吏律》等。……对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社会治安罪,如扰乱社会秩序、逃避赋税徭役罪、侵犯人身自由罪、侵犯财产罪等严惩不怠。……同时涉及土地、赋税、金融、商业、财政、度量衡制度等方面也有规定。债权债务、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也做了详细规定。
法律(《秦律》)规定的起诉方式主要有:当事人自诉,秦简中称“劾”;官吏公诉;一般人告诉。秦奖励告奸,知奸不告者罪。“先自告,除其罪”,自首者可以减免刑罚。凡司法机关决定受理的案件,由当地里典将被告人姓名、身份、籍贯、曾犯何罪、判何刑,是否经过赦免、曾否逃亡写成书面报告交县司法机关,然后县丞派令史前往调查、勘验,做出笔录“爰书”,如需查封的还要“封守”。
“必先尽听其言而书之,治狱,能以书从迹其言,勿治谅而得人情为上;治(笞)为下;有恐为败”。法官作出判决后向被告宣读,当事人如不服可要求复审。
——以上材料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雅典陪审法庭(民众法庭)……它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由于陪审员人数众多,就预防了法官受贿的危险性……陪审员是在开庭时听取原告、被告和证人的口供,当他们弄清案情时,他们就投票判决,相互之间事先不作商议。
——摘编自赵恒烈、张鸿祺主编《世界历史资料选》
材料三 黑格尔在提到希腊自然环境时说:“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湾,这地方普遍的特质便是分为许多小的区域……这个地方大多是山岭、狭窄的平原,这里没有大江巨川,没有开阔的平原流域。”这种自然环境导致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生产生活方式多样,航海交通和商业贸易发展,这一切侵蚀、瓦解着古希腊血缘亲族组织……地缘战胜血缘。形成了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
——摘编自姜继中《自然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影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司法有哪些特点。
(2)依据材料一、二及其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和秦朝在司法机构的设置和司法程序上有何不同之处?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差异的不同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郡县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摘自李明《浅论世官制向职官制嬗变的历史动因》
材料二 察举是推荐官员制度。……具体做法,……由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和地方政府的郡国守相向皇帝推荐能够担任官职的人才。……察举孝廉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是学通行修,熟知经书;三是明习法令,善于决狱;四是头脑清楚,才干出众。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两汉的察举与考试是相辅而行、相互为用的。察举加考试,这是汉代选官制度中的两个重要步骤。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需要经过考试,而后始能量才录用。因此,无论是郡国岁举的孝廉,还是诏令特举的贤良、文学,到朝廷之后,均须考试。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摘编自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
(2)依据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核心标准的演变。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察举制和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博览会。恩格斯说:“不列颠的贸易达到了神话般的规模,英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巩固:新的冶炼厂和新的纺织厂大批出现,到处都是新建立的工业部门。”
材料二: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语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以……等形式,每年从印度人那里拿走大量的东西,他们不付任何代价地从印度人那里拿走的东西——不包括每年在印度境内攫为己有的在内,即仅仅使印度人被迫每年无偿地送往英国的商品价值,就超过六千万农业和工业劳动的收入的总和!这是残酷的敲骨吸髓的过程!
——马克思语
材料四:“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社会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历史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19世纪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次重大事件。
(2)据所学知识说明两次事件后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四,客观地评述西方殖主义带来的后果。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马可·波罗行记》描写日本时说:“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
材料三 15世纪时,欧洲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更大的进步,已经能够多桅帆船。这种船大大提高了航行速度,水手们能够在各种风向中操纵自如,非常适于远洋航行。欧洲人的海船上还普遍装上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可以确保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不会迷失方向,同时,船上还装置了大炮,以对付航行中可能遇到的海盗袭击。
材料四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哪些。
(3)“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过程?依据材料四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所产生的影响.(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时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刘汉王朝进入了全盛时期。丝绸之路开辟后,异国的礼俗、音乐、杂技,也跟着驼群的足迹,注入中土,使汉文化艺术鲜花繁集,灿烂夺目。汉代哲学以其雄浑的气魄和阔大的模式为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方向。当世界上还有不少国家或民族尚处于原始蒙昧之中时,汉代的科学在总体上超过了同时代任何民族之成就。
--摘编自韩养民《秦汉文化史》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在世界上一直处于卑下地位,人家看不起中国人……一九四九年,中国人确实站起来来了……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发展几百年了,我们干社会主义才多长时间!何况我们自己还耽误了二十年。如果从建国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就很了不起!从现在(1992年)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朝文化兴盛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所及的地区。
(2)根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任务和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共十四大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图所示是建于河南安阳的一位中国古代妇女的塑像。在她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
A. | 铁器 | B. | 玉器 | C. | 瓷器 | D. | 漆器 |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
妇女与教育
材料二: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 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12分)
根据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64至1895年中国
A. | 国库白银储备 |
B. | 领水外轮吨位 |
C. | 铁路里程数 |
D. | 茶叶出口额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