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草鞋送给红军穿,红球朵朵像呀么像火焰,照到哪里哪里红,星星之火能燎原” 1927年到1930年夏,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到十几块,红军达到十万余人。革命形势发展迅速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 | B.土地革命的开展 |
C.中国共产党学习苏联的革命道路 | 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指引 |
右图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一论断的准确内涵是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夺取全国革命胜利 |
B.建立抗日根据地,以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 |
C.开辟解放区,以夺取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
D.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 |
1936年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宣告长征取得最终胜利,其重大意义有 ( )
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红军的企图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华 ④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共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其中与“力挽狂澜”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
A八七会议 B工农武装割据 C遵义会议 D七届二中全会
1927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了革命 |
C.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上风 |
D.工农群众的革命运动遭到挫败 |
1933年,原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死于香港,广州《民国日报》报道的题目是“陈逆炯明死于港”,副标题为“问叛逆何面目见总理于地下”。陈炯明被成为“逆”主要在于他
A.支持袁世凯称帝 | B.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
C.制造“沙基惨案” | D.两次进攻广东革命政府 |
1927年4月22日,宋庆龄、毛泽东等39人联名通电,号召全国民众起来推翻“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因为这个“叛徒、败类、蟊贼”不久前
A.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 B.提出了“整理党务案” |
C.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 D.在武汉宣布“清党” |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 )
①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动工农运动 ②陈独秀与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
③掀起五卅运动,推动反帝斗争的高涨 ④参与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
①实现国共台作 ②领导北伐战争 ③提出“新三民主义” ④颁布《临时约法》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927年4月22日,宋庆龄、毛泽东等39人联名通电,号召全国民众起来推翻“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因为这个“叛徒、败类、蟊贼”不久前
A.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 B.提出了“整理党务案” |
C.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 D.在武汉宣布“清党” |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地上广泛流行的一首歌曲。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统一战线发挥着重要的领导作用,具体体现在 ( )
①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发动工农运动 ②陈独秀与汪精卫发表《联合宣言》
③掀起五卅运动,推动反帝斗争的高涨 ④参与领导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有人说“1927年的武汉是革命的武汉”。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①国民革命政府迁到武汉 ②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 ③汉口英租界的收回 ④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吴佩孚曾于民国13年11月写信给冯玉祥道:“与足下袍泽数年,以心相印,今被暗算夫复何言!”此处吴提到的被冯“暗算”是指
A.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反戈攻打吴佩孚 | B.在北伐战争中进攻河南 |
C.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 | D.联合国民革命军夹击吴佩孚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北伐战争失败 | B.日军大规模侵华 |
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