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综合题
高中历史

阅读上题材料,可知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共适时改变政策,正确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从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斗争,并举例说明。
(2)其中主要矛盾的发展趋势如何?
(3)中共是怎样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从而推动革命形势向前发展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2 年10 月(国民政府)以“鄂豫皖剿匪总司令部”名义颁布了《剿匪区内各省农村土地处理条例》。这个条例规定:凡被国民党军队攻占的已经实行过土地革命的地区,均组织“农村兴复委员”,对已被“分散之田地及其他不动产”,“一律以发还原主确定其所有权为原则”。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二:(以邓演达以代表的第三党在纲领文件《政治主张》中规定)由国民会议规定土地法。确定农户占有耕地的最高额与最低额,及国家收买土地的定价法,国家以全国国有土地为抵押,发行50 年长期公债,将最高限额以外的私人土地和公共团体的土地收买为国有,将一切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及其他反革命团体的全部财产没收为国有,将所有收为国有的土地,分配给耕作的农民,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和收益权,土地不得私行买卖。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20 世纪30 年代毛泽东制定的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以农民原来所耕种的田地为基础,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胡华《中国革命史讲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土地政策有何特点?反映了什么问题?
(2)归纳指出材料二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主张和特点。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二中主张的相同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争地盘吗?不是!为泄私愤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1936年12月16日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材料二: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为整饬纪纲起见……着由讨逆总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
———1936年12月17日《行政院奉发国民政府讨伐张杨令》
材料三:中央诸要人于真相未全明了之前,遂于数小时内决定张学良之处罚,……然余个人未敢苟同,因此立下决心愿竭我全力以求不流血的和平与迅速之解决。
———宋美龄1937年《西安事变回忆录》
材料四:本日(19日)午前一时,有田(任日本外相)约谈,首称……中央政府是否与张妥协?……中央如在抗日容共之条件下与张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日本放弃武力决策,……兹探得各重要方面,确有觉悟,以为对华压迫,不啻为渊驱鱼,促成中国赤化,应即改变基本政策。……并令各线全行终止。
———驻日大使许世英1936年12月给国民政府电文
材料五: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用一切方法联合“左派”,争取中派,反对亲日派……揭露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给张杨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军事上的与政治上的),……切实准备“讨伐军”进攻时的防御战,……这种防御战……依然是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
———1936年12月19日《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任务的指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张、杨对他们发动西安事变提出了哪些理由?请列举这些理由的事实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三,当时国民党政府内部产生了哪些反应?哪一种反应暂时占主导地位?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请根据材料四,日本政府希望西安事变朝什么方向发展?你是否同意驻日大使许世英的“日本确有觉悟”这一判断?
(4)根据材料五,联系材料一至四,谈谈你对下列观点的看法,并作简要说明:中共中央12月19日指示中提出的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是非常明智的,为此而确定的措施也是务实的、及时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据此完成:
(1)比较说明两次挫折发生的基本原因。
(2)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机分别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试分析两次挫折共同的历史教训。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根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中共八七会议决议》
材料二 无论各党派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应该停止内战……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勇敢地与苏维埃政府和东北各地抗日政府一起,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
——《中共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材料三 中共中央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筹,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请回答: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有什么变化?
(2)导致党的政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它起了什么作用?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2005年7月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俄两国元首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希望,为中国人民探索救国的道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案。毛泽东曾经讲了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俄国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开辟了中国新的革命道路。
请回答: 
(1)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借鉴俄国经验,开辟中国革命新的道路的?
材料二 斯大林认为: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苏联不应该走这条旧路。苏联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为了加快工业发展,斯大林认为必须采用行政手段保证多积累多投资。头两个五年计划用于重工业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84.2%和82.8%。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册)
(2)依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的哪些做法与苏联相似?起到了什么作用?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随革命形势发展不断转移。读下列中国革命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甲,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说明转移的革命成果。   

(2)图乙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江西被称为红色的土地,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史实,从革命力量、思想理论、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等方面说明江西成为红色土地的有利因素。  

(3)图丙反映中国革命的区域中心又发生了怎样的转移?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2)、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毛泽东在1937年指出:“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口号,过去的提出和今天的放弃,都是正确的。”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试结合1927-1937年中国革命的实践,简要论述毛泽东上述思想的正确性。(8分
(2)中国共产党策略方针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哲学中的那些思想?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军进展当与中国亲日军阀之活跃相并行。日本将利用华北各派军阀之冲突……特别是在“停战”后防地之分配上,煽起大规模的军阀战争。冯玉祥、方振武已开端在先。其他如四川军阀战争正酣,西南的反蒋的酝酿,都昭示着各帝国主义列强正在积极准备便于他们瓜分中国的军阀战争。    
——引自《中央致各级党部及全体同志的信——论反帝运动中的统一战线》(1933年6月8日)
材料二 中国民众在福建所谓人民革命政府的存在与破产之中深刻地了解到反革命改良主义的实质。在福建聚集了一切中国的反革命的改良主义的集团与派别……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一切行动都是动摇犹豫投降出卖妥协与失败主义的行动。      
——引自《中央为福建事变第二次宣言》(1934年1月26日)
材料三 今当我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再一次向全体同胞呼吁:无论各党派间在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政见和利害的不同,无论各界同胞间有任何意见上或利益上的差异,无论各军队间过去和现在有任何敌对行动,大家都应当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  
——引自《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1935年8月)
材料四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三省后,现在又并吞整个华北,而且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我们的任务,是在使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不使一个爱国的中国人不参加到反日的战线上去。
――引自《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1935年12月25日)
回答:
(1)指出材料一、二中的策略错误及其实质。
(2)比较材料三、四与材料一、二,指出党的策略路线的变化。
(3)据材料三、四,说明党实现策略路线转变的主要依据。
(4)从党的策略路线的这一变化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中共郑重宣布:“(一) 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由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
回答:
(1)中共提出《合作宣言》是在何种背景之下?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材料三  1937年至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
(3)材料三说明了哪些问题?
(4)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则材料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之间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征发生在国内阶级矛盾和中日民族矛盾极其尖锐的历史条件之下,中央红军在反对敌军第五次“围剿”失败之时,同时又交错着党内的错误路线和正确路线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毅然提出了北上抗日的方针。
——人民网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长征一结束,新局面就开始了。
—— 毛泽东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2)毛泽东的诗歌《长征》体现了怎样的长征精神?
(3)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长征结束后,怎样的“新局面”开始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导致诗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

来源: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历 史 试 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 (1928秋)
诗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来源: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历 史 试 卷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材料一: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张学良文集》第1集
材料二:蒋介石在西安督战,与张学良、杨虎城合影 西安事变的报道

请回答:
(1)当时张学良将军有没有个人的“苦闷”?(1分)
(2)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国家问题”?(1分)
(3)观察材料二的图片,你可获得哪些历史信息?(2分)
(4)研究张学良的生平事迹,上述两则材料采用了图片资料和文献资料,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采用哪些资料来研究?(1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