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象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垂头丧气,神情十分沮丧。”
读了这段材料,请你想一想:
(1)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
(2)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
(3)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想结合,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的两次严重挫折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机召开了哪两次重要会议?此后中国革命经历了哪两大时期直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64华诞,由以上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据图12,回答第(1)题。
(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颁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2)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杨虎城通电》部分内容
材料一:东北沦亡。时有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淞沪协定”屈辱于前,“塘沽、何梅协定”继之于后,凡属国人,无不痛心。
材料二:学良等多年袍泽,不忍坐视,因对介公为最后之诤谏,保其安全,促其反省。
请回答:
(1)张、杨是何时发动“西安事变”的?
(2)材料一列数了哪些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事件?
(3)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政府对日妥协退让的结果。
(4)材料二中“介公”指谁?张杨“诤谏”的目的是什么?张杨“诤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材料三:……直至近百年来,才发生新的变化。……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9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并予以简要评价。
(3)材料三中“新的变化”指什么?划线部分文句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历史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探索,辛亥革命“走西方的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又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过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的?
(3)材料三中“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分别指的是什么道路?各自结果如何?
思想的多元化和世俗化是人类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特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标志着国家和社会从教权桎梏下得到解脱,标志着以世俗性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正在兴起。现代社会生活的理论和规范,不再出自圣经启示或教会权威,而凭借自然理性和社会经验独立得出。启蒙运动以及 18世纪以来现代文化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西方文明和教会权威和神学教条日益分道扬镳。
——詹姆斯·C·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
材料二 信仰自由为文明国家所保障,宗教问题应由个人自决,不容旁人强迫……教会学校也不过是私立学校的一种,文明国家大半允许私立学校存在,作种种试验,以谋改良进步……宗教教育也是道德教育的一种试验,宗教的本质不过是劝人为善,学道爱人,并无政治侵略的意义在内,似无绝对不准存留的必要。
——1925年(朱经农)《为国家主义的教育问题答复陈启天君》
材料三 教会学校是亡国奴的铸造厂,基督学校是侵略中国的杀人地。勿为人奴隶,而置亡国于不顾!
——1925年潮州学联会出版《收回教育权运动特刊》
请回答:
(1)中国古代儒学正统地位确立的标志是什么?此后儒学在历史上遭到哪些冲击?【列举两个即可】
(2)材料一所述现象反映了什么趋势?这种趋势形成的历史背景有哪些?
(3)20世纪 20年代,在中国兴起了“收回教育权运动”。即主张“教育与宗教分离”、“反对丧失民族性的教会教育”和“取缔外人在华办教育”等。材料二、三对这一事件的认识有何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收回教育权运动”兴起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学良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逾益激烈,招
致严重紧张状态。9月18日事件,在此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未超
过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任何国家和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
动。
--------1932年11月20日日本政府发表的意见书
材料二 现在,我们的国家正是内忧外患相通之时,一方面内有狂暴的土匪,天
天拼命地杀人放火;另一方面外有日本帝国主义,天天向我们猛烈地侵略,日寇
敢来侵略我们的土地,甚至公然要灭亡我们整个国家,就是我们国内有土匪扰乱,
不能统一。
-------1933年5月蒋介石的文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土匪”指的是什么?(2分)
(2)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原因,日本和蒋介石各是怎样的解释?他们为什么要这
样解释?
(3)你认为九一八事变发生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创造了一种全人类都为之景仰的钦佩的精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的长征》是中央电视台、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由崔永元担任主持人的大型电视活动,有20名体验者于2006年5月1日,在当年红军出发的地点开始踏上长征路,他们将用10个月左右时间,沿70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至终点。
材料二 大渡河,是一个无法让人不把石达开和红军联系在一起的地方。今天,在这里有一高大门楼,两侧有一副对联:“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1935年5月,在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四川,准备向北穿过彝族地区,强度大渡河。当时,蒋介石曾放言:要让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1863年5月14日,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率4万多人马,在大渡河畔准备北渡时遭清军围堵而全军覆没。)
请回答:
(1)从政治、军事角度方面分析当年红军长征的原因。当年石达开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来到大渡河边、准备北渡的?
(2)红军强渡大渡河后,胜利进军,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假如石达开北渡成功,你认为其最终结局会怎样?请说明理由。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材料二 著名作家老舍的《茶馆》中有这段对白:
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子也该剪了吧!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
李三:哼!皇上没了,总算大改良吧?可是改来改去,袁世凯还要做皇上。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打个炮,明儿个关城,改良?哼!我还留我的小辫子,万一把皇上改过来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说明王淑芬与李三的对白所反映的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状况; 针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状况,中国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在思想方面还做了哪些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初年由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这是一个不彻底的方案。……甲午以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族的第二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材料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二两个救国救民族的方案主旨有何不同?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救国救民族的方案较第一第二方案有何特点?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俄国人的路”是一条什么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会选择这条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因此,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主题是……
——范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
大事件 |
主要领导人 |
革命性质 |
A |
洪秀全 |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
辛亥革命 |
B |
C |
五四运动 |
陈独秀、李大钊 |
D |
(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是创造了怎样一条符合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阎锡山针对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政策,于1935年9月23日正式制定《土地公有办法大纲及说明》,从“防共”“反共”出发,提出:“今日土地私有,实为共产党露下一个大空隙”,因此“惟以解决土地问题,为防共釜底抽薪之根本办法”。土地公有是阎锡山的土地改革纲领,其内容为由村公所发行无利公债,收买全村土地归村公有。将收回土地按份分给农民耕种,土地收获部分,归其享有。收买田地的公债由农民分年偿还。……但是这一土改政策从一开始就遭到统治集团内部和地主、富农的强烈反对,无法试办,更没有推行,只是宣传了一番。
——田酉如《新区土改的特例 在阎锡山“兵农合一”地区进行的土改》
(1)据材料,概括阎锡山土地改革政策的主要内容。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阎锡山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和结果。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36年11月初,张学良就“停止内战,团结扰日”一事征询杨虎城的意见,杨向张明确提出“余等可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张猛一听闻之下,极为愕然,沉默不语。可见“兵谏”发动之事,杨应走主倡者。蒋介石后来也说,西安事变的发生“最出人预料的一点,就是其主动者,实是张学良本身,而首先提出此一劫持者,则为杨虎城”。杨虎城是一个敢作敢为而又深谋远虑之人,他的“捉蒋”主张,不会是不加考虑就提出的,而是基于他多年来对蒋的长期观察和反复考虑才提出的。他说:“捉活蒋介石,还得放活蒋介石,杀是不能杀的,放是一定要放的”。“但绝不能轻信所谓人格‘担保’,必须抓到蒋介石的辫子,才能使他有所顾忌而不至于自食其言乃至回头来打击报复。”……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抗日大局都是不利的。难能可贵的是杨顾全大局,后来在周恩来的劝说下,表示“既然张副司令同中共意见一致,我无不乐从”。
——程莉、王晓丹《杨虎城的个性与西安事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虎城提出“兵谏”的历史背景及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虎城。(7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内在讨论与国民党合作时发生了争论……马林与陈独秀认为中国革命目前的任务,只是进行国民革命,国民党是进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党。主张“一切工作归国民党”。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表明:中共在建立统一战线问题上存在什么错误认识?在大革命时期这些错误认识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那些危害?
材料二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共产党和红军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起人,要成为抗日政府抗日军队坚强的台柱子。
-----《毛泽东选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什么说中共在政治上趋于成熟了?
材料三 国民党不但对一党专政不愿废止,对联合政府不愿成立,即便对任何迫切需要的民主改革,也一项不愿实行。 从整个形势看来 ……中国仍然可能发生内战,将中国拖回到痛苦重重的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去,这是一个可能性,这是一个前途。 ……但是,另一方面,同样是从整个形势看来,使我们更有信心地更有勇气地去争取第二个可能性,第二个前途。这就是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改革, 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引自中共七大政治报告
(3)根据材料三概述中共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怎样的政治构想 ?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中共为实现这一目标所作出的努力。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