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是唐代的商人,打算到唐都长安做生意,你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专门的“市”里卖器 |
B.在夜市里做买卖 |
C.在其居住区开设绸缎店 |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监督管理 |
据婺源《三田李氏宗谱·环田明处士松峰李公行状》(万历刊本)记载:徽州人认为业儒入仕固然可以“拾朱紫以显父母”,光耀门庭,而经商创业以养父母、“垂袷后昆”,亦能“大振其家声”。材料主要说明( )
A.徽州人认为儒、贾在追求目标上是相通的 |
B.重农抑商 |
C.明朝万历年间商帮开始形成 |
D.徽州人知道从商能获取巨额的财富 |
某课题组在探究“古代商业发展”课题过程中,整理了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宋代以前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且有专职官员管理 |
B.唐代“市”中出现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
C.宋代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
D.宋代我国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打破坊市界限,官府对市的监管被取消 |
据载,明代嘉靖以后,“徽俗十三(岁)在邑,十七(岁)在天下”;康熙、乾隆年间,沿长江地域流传着“无徽不成镇”的谚语。根据该史料我们可以推断( )
A.明清时期徽州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明清时期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
C.明清时期徽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D.明清时期徽州已成为商业中心 |
《旧唐书》载:“(唐朝)长安(年号)中……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江、淮之间,广陵(扬州)大镇,富甲天下。”材料没有反映出的信息是,扬州( )
A.地处交通要道 |
B.出产精美工艺品 |
C.是繁华的都市 |
D.市场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
宋初在都城东京实行坊市分离、四周设围的坊里制。但随着商品经济及贸易之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坊墙因阻碍商品交换而被拆除,但宋廷要求在三更以前结束买卖。到徽宗时,夜市迅猛发展起来,甚至在繁华商业区政府完全取消了时间限制,出现了“如去闹处,通晓不绝”的现象。这表明( )
A.封建制度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
B.统治者定都必须考虑到经济因素 |
C.经济发展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政策 |
D.都城是统治者坚强的“政治堡垒” |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
D.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
汉初“驰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绕”,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 )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
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
电视剧《走西口》讲述的是清末晋商的故事。晋商的活动范围不仅遍布全国,有的还走出国门。对晋商兴起的正确理解是( )
A.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的结果 |
B.是明清民营手工业地位超过官营手工业的结果 |
C.商业发展兴起以地域与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商帮 |
D.是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结果 |
清初《扬州竹枝词》中写道:“乡音歙语兼秦语,不问人名但问旗。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近识名。”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商品经济向农村开始渗透 |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 |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一位中国古代的妇女,她已经能够在分散于宅屋之间和城郊乡村等地的“市”里购物,还能在大街小巷看到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这位妇女最有可能是生活在( )
A.汉代 | B.六朝 | C.唐代 | D.宋代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