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这表明军机处官员( )
①在皇宫内办公 ②按才德标准遴选 ③多为临时差遣 ④权力取决于皇帝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自秦始设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主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事皆朝廷 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指的是
A.汉朝 | B.唐朝 | C.明朝 | D.清朝 |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 B.内阁取代六部 |
C.首辅权力失控 | D.君主集权加强 |
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 D.容易造成军阀割据局面 |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影响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 B.汉、宋、明 |
C.秦、元、清 | D.秦、唐、明 |
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冒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 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
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 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B.明清的君主专制 |
C.浅议焚书坑儒 |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 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
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 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军机处“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以上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 |
B.由最初的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 |
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是政府中枢机构 |
D.取代内阁,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 |
有学者指出:“从清朝改革三阶段来看,洋务运动由于士绅保守势力过于强大而遭受失败,戊戌变法则由于激进改革精英的不当战略而失败,而清末新政是中央权威的急剧流失,由于不适当的分权化的立宪改革而失败。”从本质上看,这三个阶段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传统君主体制的创新能力减弱 | B.民族资产阶级自身具有软弱性 |
C.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潮流 | D.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 |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