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的毛公鼎,因内壁刻有499字的“金文”,有极高的史学价值,与这一文物有较大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三省六部制 | D.行省制 |
宗法制有利于西周稳定统治秩序,主要是因为它
A.保证了贵族特权地位 | B.扩大了统治疆域 |
C.规定了嫡长子继承制 | D.被历代王朝沿用 |
《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材料不能说明
A.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 | 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 |
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 | D.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 |
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 )
A. | 官名 | B. | 爵位 | C. | 谥号 | D. | 行业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公关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世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
——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史料一般分成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 | B.分封制的产物 |
C.君主专制的需要 | D.宗法制的影响 |
根据西周分封制,受封诸侯必须 ( )
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 ②随从周天子作战
③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④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 |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 B. |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
C. |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 D. |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
右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
甲: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乙: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丙: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丁:图中周公勤政为民,统治者品德成为政治权力间的主要纽带。
以上推测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应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下图是江苏丹徒出土的宜侯矢铜簋,此簋内底有铭文120多字,是关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史料。其铭文反映的信息可能包括( )
A.诸侯争霸 |
B.被封诸侯应该承担的义务 |
C.楚王问鼎 |
D.郡县管理的规定 |
右图是汉代画像石《周公辅佐成王图》。几位同学就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
甲:图中诸侯四方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
乙:图中周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行。
丙: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丁:图中周公勤政为民,统治者品德成为政治权力间的主要纽带。
以上推测与历史实际基本吻合的应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