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方震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智者运动文艺复兴 |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 D.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
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A.宋代吸取前朝教训,重文轻武 | B.宋太祖重视教育 |
C.文人受理学熏陶,忠君思想浓厚 | D.宋太祖是文人出身 |
范缜在《神灭论》中说:“浮图(指佛教)害政,桑门(指僧侣)蠹俗。……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继。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指寺庙)。”由此可以看出范缜反对佛教是因为
①佛教增加了社会负担 ②佛教造成社会战乱分裂
③佛教破坏了家庭亲情关系 ④佛教妨碍了政府行政活动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据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多为礼器和兵器,北方出土的青铜农具比江淮出土的青铜农具要少。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应该是
A.商周的青铜冶铸业水平不高 | B.商朝的统治者对农业生产不重视 |
C.北方统治者重礼制和军事 | D.江淮地区富含铜、锡、铅矿 |
电视剧《大汉天子》是以西汉的历史为背景,其间很多故事情节发生于长安“市”上,以下是电视剧中西汉“市”的场景,其中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市”的四面建有围墙 | B.“市”门内外店铺林立 |
C.“市”里有专职管理的官员 | D.“市”门在白天定时开关 |
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
A.一万年前 | B.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C.商周时期 | D.秦汉时期 |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
C.皇权不断加强 |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追溯当今西方国家政治法律制度的源头应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 | B.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
C.《权利法案》 | D.《1787年宪法》 |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雷姬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 | B.太平天国运动 | C.戊戌变法 | D.义和团运动 |
武则天陵墓前有著名的无字碑,若要书写她当政期间的政绩,不包括
A.创立“自荐”求官制度 | B.发展科举,首创殿试制度 |
C.完善三省六部制 | D.任用庶人,抑制门阀士族 |
下列是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①南方的主食是稻米,兼食粟和麦,北方盛行面食②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④南方流行穿屐和芒屩,北方多兴穿靴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东汉杰出的唯物思想家王充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人死不为鬼”;南朝杰出的思想家范缜认为“形体存在,精神存在,形体死亡,精神消失”。两人在思想方面的共同之处是
A.都从理论上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 | B.都是针对佛教盛行提出的 |
C.都极力反对愚民的封建神学 | D.都从理论上猛烈抨击了佛教 |
陆游《杂赋》中的“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了
A.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 |
B.“草市”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
C.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
D.富商大户在水运方便的“草市”相聚而居 |
“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A.古代埃及 | B.古代印度 | C.希腊城邦 | D.罗马帝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