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高中历史

明朝中期修缮长城,是( )

A.以防止后金进攻 B.实现了既定目标
C.说明国力已衰退 D.促进了边疆开发
来源:中国古代史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表述符合1912—1916年中国社会形势的是(  )
①全国人民共同反对复辟企图并赢得胜利
②思想领域出现复古与反复古的激烈斗争
③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
④各国列强暂时放慢了对中国的侵略脚步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开始于(   )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  )

A.均田制 B.屯田制 C.租庸调制 D.地丁银制
来源:租庸调制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的目的是(  )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
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 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
来源:初税亩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魏文帝(曹丕)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延康六年,吏部尚书陈群以选用不尽人员,乃立九品官人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杜佑《通典》卷十四《选举二》)
“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论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筚门蓬户之后,安得有不陆沉者哉。”(《晋书·段灼传》)
以上材料说明,魏晋时期选拔人才时,定品级由1)皇帝2)吏部尚书3)中正官
依据是4)家世5)道德6)才能
A 3)6)     B 2)4)    C 1)5)   D 3)4)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的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番影, 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 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在京剧《空城计》的这段唱词中,诸葛亮所唱的“司马”指的是
A 司马昭   B司马懿    C 司马师    D 司马炎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历代中央政府为维护国家统一都作了不懈努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概括中国古代三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史实。
(2)举例说明秦、隋、元结束分裂实现大统一后,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开创性政治举措。
(3)分析元明清三朝历经六百多年统一局面的历史必然原因。这时期出现哪些威胁这种局面的问题?各举一例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赦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三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黄宗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后来的统治者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解决这一问题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如何评价?
(3)材料三中的观点是谁提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而促(短促)。
——柳宗元《封建论》中引述的观点
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综合所学知识,回答: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列举秦朝、唐朝、北宋、明朝君权与相权关系的有关史实,揭示其历史演变的总体趋势,并指出其影响。

来源:君权与相权关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某班同学在学习巴黎公社时,对巴黎公社产生了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巴黎公社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已呈下降趋势
B.巴黎公社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巴黎公社如果有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就能获得成功
D.巴黎公社是各种偶然因素促成的,其失败是必然的
来源:201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李克农):“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来源:高三联考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 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来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按照周礼的规定,男性贵族可以娶妾多人,但正妻只能有一个。如果元配妻子亡故,理论上男子不能再娶妻,再婚的配偶只能称作继室,而必须保留亡故妻子的元配正妻地位。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礼对原配妻子的规定源于什么制度?其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来源: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古代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