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护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
B.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善谋略 |
C.重用“汉人”和“汉法”,接受先进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 |
D.实行民族分化 |
从结果看,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其根本因素是
A.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
B.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
C.黄河流域战乱不休 |
D.各方面经济、军事实力进行较量的结果 |
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
B.继承东汉末年割据,是历史倒退 |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
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政治条件是①实行屯田,军粮有了保证②官渡之战后兵力强大③“挟天子以令诸侯”④能“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吕氏春秋·博大览》中说:“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下列史实不合乎上述观点的是
A.商鞅变法 | B.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 |
C.王莽改制 | D.周世宗改革 |
封建田家的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结果突出表现在下列哪些历史现象中①“文景之治”②“光武中兴”③“贞观之治”④“开元盛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天下有不顾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这一举措所起的最重要的作用是
A.扩大了黄帝部落的势力 |
B.扩大了黄帝部落的活动范围 |
C.黄帝吞并了势力弱小的部落 |
D.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汉景帝时,晁错提出“削藩”的建议,他指出,诸侯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急切),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由此可见,晁错所提建议的用意是什么?试结合有关历史背景和“削藩”的结果,简评晁错的建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 开元、天宝,世皆以为有唐盛衰治乱之界,其实非也。传曰:拔乱世,反之正。欲言拔乱,则必举致乱之源而尽去之,玄宗则安能?彼其放纵淫乱之习,一切无异于前人,特即住之初,承极乱之后,不得不稍事整顿耳。积习既久,终难自拔,则阅时不久,复蹈前人之覆辙矣。
材料2 然唐之宫廷,夸毗之习深矣,帝初非拔俗之流,其安能久自振饬?帝以开元十三年封泰山……车骑数万……名曰登封,实游观也。……帝屡幸东都及骊山,……作行宫千余间,广温泉宫为华清宫……此何异于隋炀帝之所为邪?
材料3 《旧唐书·本纪》栽:“开元二十五年,大理少卿徐岵奏天下断死刑五十八,……二十八年,又书频席丰稔,京师米斛不满二百,天下必安,虽行万里,不持兵刃。”(此)与贞观史官之矫诬,如出一辙。
——以上材料均引自《隋唐五代史·开元天宝治乱》
请回答:
(1)简要归纳出三段材料的主要观点。
(2)你认为材料1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3)唐玄宗与隋炀帝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你同意材料3对《旧唐书·本纪》叙述的评价吗?《旧唐书·本纪》为什么要这样记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宗法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系家长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成严密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度……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嫡长子的兄弟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诸侯是小宗,在奉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依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西用国家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材料2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刽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政治又一特色。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历史纵与横》
请回答:
(1)据材料1,结合西周的史实,分析西周宗法制的实质。
(2)据材料2,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