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 |
B.罗马是一个真正的现代意义的法治社会 |
C.罗马地方有自主权,不受罗马法的约束 |
D.罗马帝国是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
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 |
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 |
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用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 )
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 |
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 |
罗马帝国时期,公民和臣民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这样,至少对自由民来说产生了私人的平等,在这种平等的基础上罗马法发展起来了”。这表明罗马法
A.维护罗马民主政治 |
B.注重顺应时代潮流,适时调整 |
C.意在实现人人平等 |
D.重在协调公民和臣民间的关系 |
罗马法中的“最高裁判官法”运用皇帝特许他们颁布告示和命令的权力,在处理民事案件时便可以针对旧法不能满足新的实际需要的情况,对新出现的法律关系给予司法保护和有效调整。这体现了罗马法的( )
A.严谨与苛刻 | B.专制与独断 |
C.务实与灵活 | D.形式与随意 |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
A.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 B.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
C.为资本主义规范了社会秩序 | D.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
“农业租赁者通常是些小农,在帝国后期甚至退化成隶农,出租者同承租者之间不平等的讨价还价的地位被贫富程度的两极分化以及奴役制度进一步加强。”于是,罗马法中的租赁制度缺乏比较细致的权利与义务的划分。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A.古罗马租赁关系的不平等性 | B.古罗马法立法体系不够严密 |
C.古罗马商品经济还不够发达 | D.贵族在租赁关系中占据主导 |
德国法学家耶林曾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涵着以下观念( )
A.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
C.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2012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写到: “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影响后世公司组织诞生 |
B.罗马法直接推动公司组织诞生 |
C.罗马法保障个人权利与所有权 |
D.罗马法原则是公司产生的前提 |
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A.社会变迁 | B.阶级分析 |
C.道德标准 | D.文明传承 |
下图是十二铜表法模拟图.《十二铜表法》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法律的起点。这部重要法律是
A.《汉谟拉比法典》 |
B.罗马成文法 |
C.《权利法案》 |
D.1787年宪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