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学家耶林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了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是因为罗马法中流传后世的原则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 B.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
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 D.妇女不得参加任何事务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父亲的罪名或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这项规定反映出罗马法的司法原则是
A.保护弱者 | B.无罪推定 | C.公正合理 | D.注重证据 |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不同区域的文明,产生了不同特征的法系。观察该图,
回答问题。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奴隶制大田庄在东罗马帝国不占主要地位。君士坦丁堡和阿拉伯、伊朗、印度有贸易关系,是“沟通东西方的金桥”,成为繁荣的工商业中心。”
——《罗马法论纲》
结合材料和已有知识分析评价罗马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及影响。( 12分)
“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
D.罗马法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现实服务 |
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拥有30多个行省,屋大维的顾问和官员们叫苦不迭:“麻烦在于人口众多、事务繁杂。因为公民包括了种族和能力上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万别,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这一困难的是( )
A.将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 |
B.开始实施公民法 |
C.进一步完善万民法 |
D.颁布《民法大全》 |
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在平民反对贵族长期斗争中产生的 |
B.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
C.标志着罗马法律体系的最终完成 |
D.该法对于平民的最大好处就是量刑有法可依 |
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终结的时间和事件是( )
A.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的建立 | B.公元395年,罗马帝国的分裂 |
C.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 D.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
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 |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 D.不予受理 |
“他”自称崇拜以柏拉图为首的学院派哲学,但实际上奉行的是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他的至理名言是“法律是不说话的官员,官员是说话的法律。”“他”是
A.苏格拉底 | B.梭伦 | C.西塞罗 | D.孟德斯鸠 |
《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
A.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 |
B.罗马法对妇女有歧视,说明了它的民主存在局限性 |
C.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D.《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的好处 |
公民法是早期罗马法的主要内容,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据此,下列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
A.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否定 |
B.都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稳定 |
C.从根本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
D.蕴涵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 |
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下面哪一项反映出罗马法的发展过程是正确的( )
A.习惯法——《十二铜表法》——《万民法》——《民法大全》 |
B.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万民法》 |
C.习惯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 |
D.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公民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