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课 - 聚名师,上好课(www.youtike.com)
  首页 / 试题库 / 高中历史试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高中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四大发明发明应用情况
指南针:始祖为战国时期“司南”到了宋代,制造了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最早解答“指南针为何能够指南”问题的是是英国科学家吉尔伯特.宋朝发明了火箭和火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火药传到西方后,西方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炸药。造纸术: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印刷术: 隋朝发明雕版印刷术 北宋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直到19世纪居于主要地位。
材料二 西方的部分交通工具的发明和应用情况
蒸汽机1698年英国人萨弗里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提水机.英国人瓦特于1765年发明了设有与汽缸壁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 自18世纪晚期起,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火车和铁路,1804年,英国人德里维斯克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1825年,斯蒂芬森制造出了性能良好的“火箭号”机车,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条完全靠蒸汽机运输的铁路线.1879年,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研制了第一台电力机车;1894年,德国研制成功了第一台汽油内燃机车;1890年英国铁路总长达 32000公里;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408745公里。汽车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车1914年Edward G budd 发明了全金属车身,同年道奇公司生产了第一辆全金属汽车,1906年,法国生产汽车50000辆,1906—1927年,世界共生产汽车1500万辆。
阅后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要发明和应用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发明和应用的特点。
(3)分析中国和西方形成上述不同特点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交通规则与号志可以反应一个地区现代化的过程, 马来西亚、印度及巴基思坦等地的驾驶规则都是“驾驶座在右, 靠左驾驶”, 这种规则的形成的背景是

A.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尊奉左尊右卑的原则
B.习惯从日本进口车辆, 因此采用日本驾驶规则
C.皆主张民主议会制, 议会表决后采用靠左驾驶
D.都曾经是大英的殖民地, 遵循大英的交通管理规则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以下是世界近代有关物价上涨的案例,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案例一  欧洲的物价上涨
15世纪,运抵欧洲的东方商品比原价涨了8~10倍。16世纪,西班牙的物价上涨四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2.5倍。
(1)你如何理解15世纪和16世纪两次物价上涨的不同,并分别说明两次物价上涨带来的影响。
案例二  美国的物价上涨
使邦联政府感到棘手的是纸币贬值。在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发行过42批纸币,总额达19155万美元,此后各州也开始发行纸币。到1783年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美元的纸币……杰斐逊在当时讲到:“1000元的大陆纸币只值硬币1元。”
——《美国通史》
(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源,并运用所学说明美国为此采取的对策。
案例三   欧美的物价上涨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一种可怕的通胀形式——滞胀,成为人们经济生活中新的噩梦: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原有的经济调控手段似乎失灵,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作为现代式的贫穷方式和灾难困境。滞胀的出现,击碎了现代社会一切繁荣、富裕和发展的美梦。
(3)分析造成70年代“滞胀”危机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这一危机,西方国家采取的普遍做法是什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4分) 历史上的货币流通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沃德·巴特雷在《1450一1800年世界银决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33年,美元贬值约30%。1944年,美、英、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家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立了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1973年,美元贬值10%,各国放弃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
请回答:
(1)在新航路开辟问题上,有人形象地比喻西班牙“替人做嫁衣裳”,请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含义。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流入西欧诸国的36亿比索的白银“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从材料中的三个时代背景分析美元发生变化的原因。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根据下表提供信息理解不可能符合史实的是
依据伦敦证人资料所估算的年劳动时期(单位:小时)

年代
纯劳动时间
纯劳动时间+上下班路途时间
平均量
最低值
最高值
平均量
最低值
最高值
1760
2069
1907
2231
2606
2398
2814
1800
2738
2546
2931
3227
3033
3420
1830
2709
2266
3153
3351
2905
3796

图表资料来源:刘景华、张松韬:《用“勤勉革命”替代“工业革命”》
A.自1760至1800年,年劳动时间的变化,可能与劳动投入相关
B.年劳动时间的变化,说明逐渐由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过渡
C.年劳动时间的变化,是工人技术熟练度决定的
D.路程时间在19世纪初增多,可能是工厂逐渐集中,工人上班距离更远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

国家
礼   单
英国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中国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的作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人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
——必修二
(1)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2)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1分)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3)基于材料三中所说的教训,战后各国采取了什么行动?有何意义?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在西欧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促使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②降低了生产成本
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全球通史》一书写道:“非洲人不再用奴隶、砂金、羽毛和象牙同欧洲人交换盐、料器、布匹、朗姆洒和杜松子酒(均为欧洲名酒)等。到19世纪末时,英国银币、奥地利元和美元已在这里(即非洲)普遍使用”这段材料反映 

A.非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 B.非洲经济近代化与思想近代化不同步
C.非洲的商业文明有一定的进步 D.非洲的经济完全是列强的附庸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这种体制的直接牺牲者。因此,工人阶级以及他们的理论家也最早展开了对工业文明的激烈批判。……工人阶级从切身经历中认识到:社会现实中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导致了财富分配不平等,究其原因是因为劳动权利的丧失。因此,他们从自然法理论出发,要求获得劳动成果的权利,认为这是人的天赋权利。英国一些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科贝特、伍勒韦德等人坚决抨击现实社会的不平等。
在对工业文明的一片批判声中,一批思想家也走上前台,发出了另一种声音,他们坚决为现有的工业制度和社会体制辩护呐喊,这批思想家主要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法国社会学家圣西门、孔德等人。他们一致认同,只有工业文明,只有资本主义的经济自由,才能增进国家的财富,带来社会的进步,实现理想的“文明社会”。
—摘编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评材料中关于工业文明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A·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2: “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喧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3:  1851年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产品博览会。在博览会期间,最受参观者瞩目的展品是蒸汽机、水力印刷机、纺织机等技术型产品。
材料4: 为了纪念独立100周年,1876年美国在费城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在博览会会址美国建了一个火车站,并建有通往各地的有轨电车线,这突出了交通设施建设成果。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世博会,向观众介绍了飞机和无线电。
材料5: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回答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等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城市人口的变化,对英国的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材料2中提及的“经济统治”和“分享”,意味着世界连成一体,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工业革命两个时期,这种联系是怎样体现的?(10分)
(3)材料3和材料4中,世博会展品的变化说明了什么?(8分)
(4)依据以上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6分)

  • 题型:未知
  • 难度:未知

高中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