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所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中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十五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军事上战胜本国封建势力提供条件的是( )
A.造纸术 | B.印刷术 | C.火药 | D.指南针 |
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算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
B.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
C.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
利玛窦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
明代小说家许仲琳(约1567~1620年)所著的《封神演义》,是一部以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为背景创作的古典神话小说。小说中屡屡出现使用火药武器的描写,如在第九十二回中这样描述:“只听得两边炮响……军士用火箭、火弓、火炮等物,山下抛放……一会儿地塌山崩,霎时间雷轰电掣”。该描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器的国家 |
B.火器的使用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
C.神魔小说远远超出当时人的想象力 |
D.明代及以前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器 |
朱震亨是金元时期杰出的医学家,他学医虽晚,但终成大器,这主要得益于他潜心研究了被后人奉为“医家之宗”的典籍( )
A.《黄帝内经》 | B.《唐本草》 |
C.《千金方》 | D.《本草纲目》 |
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科学领域和技术部门是直接为国家的治理服务的,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功用,而不是注重探索其原理和原因,因而形成了“但言其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的学术倾向。这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都有官方印记 | B.没有理性思维 |
C.强调实用价值 | D.长期领先世界 |
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的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
C.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
中国古代的《墨经》曾用实际的方法讨论了衡器一类的杠杆平衡,墨家比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更早注意到距离和平衡的关系,可惜缺乏明确的定量研究,因此没有得出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 |
B.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 |
C.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
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 |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12月8日,应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琳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题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向世界十次提到“中医药”。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藏,下列有关中医药知识对应准确的是
A.《黄帝内经》——西周时期问世、战国时期编订,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
B.针灸疗法——其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我国祖先独创,近代以后方为世界所知晓 |
C.《本草纲目》——是对13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
D.《伤寒杂病论》——汉张仲景作,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
元代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揭示的是
A.《授时历》名称的由来 | B.《授时历》名称的含义 |
C.《授时历》是最先进的立法 | D.《授时历》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
与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相比,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最能体现首开风气的一点是
A.介绍并传播西方农学知识 | B.我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
C.被译为多种外文影响广泛 | D.提出了有价值的农学理论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