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 )
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完全消除 | B.地方权力很大 |
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 D.中央集权管理体制 |
下面是近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的内容应分别是( )
A.世袭、君主、总统 | B.世袭、首相、议会 |
C.选举、君主、议会 | D.选举、首相、议会 |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的统一标志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也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下列相关叙述止确的有
①普法战争中的色当战役引发巴黎革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②1871年,威廉一世在法国加冕为皇帝,统一的德意志帝国诞生
③德意志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和各邦都拥有相应的权力
④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懦弱的资产阶级被容克贵族阶级所震慑
A.①③④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近代历史上,英国和德国实行了风格迥异的君主立宪制,两者的一致之处是( )
A.内阁首脑对议会负责 | B.君主都是国家元首 |
C.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D.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 |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
C.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 D.完全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
依据178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规定,德国宰相
A.任期由皇帝决定,并对皇帝负责 |
B.由皇帝提名,联邦议会选举产生 |
C.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和立法大权 |
D.由帝国议会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
《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由材料内容可知( )
A.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
B.帝国实行联邦制,立法权属于皇帝 |
C.宪法强调保护各邦的合法权利 |
D.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
对照《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关于德国皇帝和宰相权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皇帝任命宰相 |
B.宰相对议会负责 |
C.皇帝可决定宰相的任期时间 |
D.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 |
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召开和解散议会。这反映了该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A.浓厚的共和色彩 | 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C.鲜明的民主色彩 | D.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
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段话中的“国家”指的是( )
A.德国 | B.英国 | C.法国 | D.美国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