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 ②出现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
③清政府与列强开始联合 ④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张謇“状元下海”投身实业后,一些官员如上海的李平书、江苏的许鼎霖、浙江的沈云沛等也纷纷由官至商。此现象反映了
A.官员对清朝的腐败统治不满 |
B.官僚资本正在形成 |
C.政府放松了对工商业的限制 |
D.商人地位高过官员 |
下图可用来说明的主题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主要的近代企业分布
①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地区差异 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的原因
③近代中国工业的合理布局 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危害
A.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 |
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
1872 年,近代实业家陈启沅在广东简村乡创办继昌隆缫丝厂,……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先是乡间缫丝,循用旧法,闻启沅提议创用汽机,咸(都) 非笑之。及工厂已成,果著成效,机房中人又联群挟制,鼓动风潮,谓此风一开则工人失业,生计立穷,无知之民相率附和,几欲将丝厂毁拆……。此材料可以印证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排挤 | B.手工业生产方式日趋流行 |
C.近代工业企业体系的完备 | D.遭到旧习俗、旧观念的抵制 |
“1914年2月,农工商部公布了《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此后,农工商部多次发出训令,要求所有公共机关的日用消耗品一律专购国货。”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不包括 ( )
A.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
B.政府实施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
C.民众抵制洋货的斗争 |
D.重视发展轻工业 |
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 )
A.2 | B.31 | C.73 | D.193 |
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
下表反映的是1938年一1941年间,西南地区新增加的企业数量,材料表明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抗日战争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中国形成行业齐全的工业发展格局
D.“实业救国”的热情高涨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当辑里大经(加工蚕丝)蜚声欧美之时,大约以一百零六七两之白丝摇为纯经百两,故其时货品均高,外洋甚有信仰,每年出口达一千余万元之谱。”这对当地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原材料大量出口 |
B.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下列哪些因素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
①一战结束
②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主义形成
③日本全面侵华
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
A.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
B.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 |
C.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 |
D.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 |
下图可以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其中Z点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B.为扩大税收,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
C.人民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开展 |
D.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