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
A.“开眼看世界” | B.主张“中体西用” |
C.倡导“实业救国” | D.宣传维新变法 |
下图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对此分析认识正确的是( )
A.能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 |
B.国货因物美价廉受到大众普遍欢迎 |
C.提倡国货运动是福建首先倡导推动 |
D.国货与洋货在市场上存在激烈竞争 |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
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以官爵顶戴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投资设厂,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法律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权利,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骛”的局面。对以上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 )
A.政府改变了官吏的任用标准 | B.加强了政府对民间工商业的控制 |
C.官绅开始投资近代新式企业 | D.经济立法有利于近代经济的发展 |
1907年《女子世界》第6期刊载了《女子蚕业学校校歌》:“五千余年兮进化人群,育蚕始祖溯源西陵。女子蚕业学校成,振兴实业之先声。利权外溢兮国民困,优胜劣败在竞争。”歌词中反映了女子蚕业学校的教育理念有( )
①重视女子教育 ②提倡实业救国 ③培育民主精神 ④弘扬民族文化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边是近代中国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872~1913)。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外商企业和民族企业相互促进 |
B.国民革命推动民族企业迅速发展 |
C.民族企业发展导致外商企业增速缓慢 |
D.政府支持是民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
《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 (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这种形势的根本方法应该为( )
A.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倡导创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19世纪末清政府考虑调整民族工业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 |
B.甲午战争后出现的财政危机 |
C.洋务企业生产利润的刺激 |
D.帝国主义提出了扩大市场的要求 |
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A. |
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
B. |
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
C. |
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
D. |
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
B.折射出全体国人均要求改革的社会思潮 |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
读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A.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
C.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和诱导 |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
下面是1865年和1894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单位:万海关两),以下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
1865年 |
1894年 |
增幅 |
进出口总值 |
12019.7 |
28605.9 |
137.99% |
进口值 |
6003.6 |
14605.4 |
143.28% |
出口值 |
6016.1 |
14000.5 |
132.72%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
C.中国对世界市场的依附日益加深
D.中国对外贸易值出超情况逐年增长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说明开平煤矿( )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
试题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