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1892年,清政府财政收入中的田赋由38.6%下降到35.2%,而厘金(国内贸易征税)和关税收入则由36.7%上升到43.2%,其中关税收入由18.8%上升到26%。这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黄金发展 |
B.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 |
D.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
近代薛福成认为:“夫事之艰于谋始者理也,而人之笃于私计者情也。今夫市廛之内,商旅非无折阅,而挟赀而往者踵相接,何也?以人人欲济其私也。惟人人欲济其私,而无损公家之帑项,而终为公家之大利。”材料反映他的意图是
A.强调自私谋利是合理的现象 |
B.认为人济其私最终有利国家 |
C.批判束缚思想的传统义利观 |
D.肯定和鼓励私人发展工商业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三大热潮”,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格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 |
中国近代一位民族实业家认为“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其原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无破产法则无法维信用。”题中的观点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 |
C.官僚资本的经济压迫 |
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 |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A.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B.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
C.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
D.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
文学名著《茶馆》中秦二爷的理想是“开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才能救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创办实业的热潮,其原因有
①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③推行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的政策
④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最早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甲午战争后 | D.一战期间 |
下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F1为动力,F2为阻力,其中F2>F1的情况出现于
A.甲午战争后 |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C.南京国民政府前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 | B.工商皆本 | C.重利轻义 | D.重商轻农 |
下图是清朝“光绪十七年”发行的股份票证。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B.证明中国已成为市场化国家 |
C.表明中国出现招商引资的股份制经营方式 |
D.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活跃 |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与选项有对应关系。其中1896~1911年应是( )
A.4.6个 | B.3个 | C.2.5个 | D.0.55个 |
试题篮
()